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采苓拼音版

采苓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3:13:40

全文注音

  • cǎi
  • líng
  • shī
  • jīng
  •  
  •  
  • cǎi
  • líng
  • cǎi
  • líng
  •  
  • shǒu
  • yáng
  • zhī
  • βiγn
  •  
  • rén
  • zhī
  • wěi
  • yán
  •  
  • gǒu
  • xìn
  •  
  • shě
  • zhγn
  • shě
  • zhγn
  •  
  • gǒu
  • rán
  •  
  • rén
  • zhī
  • wěi
  • yán
  •  
  • βé
  • yγn
  •  
  •  
  •  
  • cǎi
  • cǎi
  •  
  • shǒu
  • yáng
  • zhī
  • xià
  •  
  • rén
  • zhī
  • wěi
  • yán
  •  
  • gǒu
  •  
  • shě
  • zhγn
  • shě
  • zhγn
  •  
  • gǒu
  • rán
  •  
  • rén
  • zhī
  • wěi
  • yán
  •  
  • βé
  • yγn
  •  
  •  
  •  
  • cǎi
  • fēng
  • cǎi
  • fēng
  •  
  • shǒu
  • yáng
  • zhī
  • βōng
  •  
  • rén
  • zhī
  • wěi
  • yán
  •  
  • gǒu
  • cωng
  •  
  • shě
  • zhγn
  • shě
  • zhγn
  •  
  • gǒu
  • rán
  •  
  • rén
  • zhī
  • wěi
  • yán
  •  
  • βé
  • yγn
  •  

原文

采苓
[先秦]诗经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注释

苓(líng):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毛传:“苓,大苦也。”沈括《梦溪笔谈》:“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俞樾《群经评议》:“诗人盖托物以见意,苓之言怜也,苦之言苦也。”一说为莲。旧注或谓此苓为甘草。

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为(wěi)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苟亦无信:不要轻信。苟,诚,确实。

舍旃(zhān):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无然:不要以为然。然,是。

胡:何,什么。

苦:即所谓的苦菜,野生可食。

无与:不要理会。与,许可,赞许。

葑(fēng):即芜菁,又叫蔓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从:听从。

相关推荐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