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
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
逸气棱棱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天马奔,恋君轩,駷跃惊矫浮云翻。
万里足踯躅,遥瞻阊阖门。
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
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嵬。
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伯乐翦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
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
严霜五月凋桂枝,伏枥衔冤摧两眉。
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
〔天马〕即大宛马。《史记·大宛列传》“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月支窟〕月支,一作月氏,西域古国名。先在甘肃敦煌祁连之间,后被勾奴所逐,迁于今阿富汗东北。《史记·大宛列传》“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沩水北。……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居沩水北,为王庭。”《正义》“万震《南州志》云〕(大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地高燥而远。国王称天子,国中骑乘常数十万匹,城郭宫殿与大秦国同。人民赤白色,便习弓马。土地所出及奇伟珍物,被服鲜好,天竺不及也。”康泰《外国传》云〕“外国谓天下有三象〕中国为人象,大秦为宝象,月支为马象。”月支窟,当指所传生天马的湖边。一说是指敦煌附近的渥洼水。
〔虎文〕马毛色似虎脊文。《汉书·礼乐志》“《天马歌》虎脊两,化若鬼。”应劭曰〕“马毛色如虎脊者多两也。”
〔绿发〕指马鬃马额上毛。
〔兰筋〕马额上筋名。《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整兰筋。”李善注〕“《相马经》云〕一筋从玄中出,谓之兰筋。玄中者,目上陷如井字。兰筋树者千里。
〔吕向注〕“兰筋,马筋节坚者,千里足也。”权奇者〕奇异非常。
〔汉《天马歌》“志倜傥,精权奇。”王先谦《汉书补注》“权奇奇谲非常之意。”灭没〕谓无影无声。《列于·说符》“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洱辙。”
〔西极〕极西之地。
〔汉《天马歌》“天马俫,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四足无一蹶〕谓奔跑如风,绝无一失。蹶,失蹄也。
〔“鸡鸣”句〕此句是说,早晨还在燕地刷洗鬃毛,晚间已经到了越地吃草科了。形容马速极快。晡,傍晚。秣,草料,此处作喂马讲。
〔杜预曰〕以粟饭马曰秣。《文选》颜延年《赭出马赋》“日刷幽燕,昼秣荆越。”
〔“神行”句〕此句谓马行速度之快,像闪电一样,一闪而过,连影子还没看清楚,马就奔过去了。电迈,疾速行进。电,喻快速。迈,前进,行进。
〔恍惚〕瞬间,极短的时间
〔飞龙〕指骏马。《文选》颜延年《赭白马赋序》“马以龙名。”辛善注〕“《凋礼》曰〕凡马八尺以上称龙。”
〔目明长庚〕眼像长庚星一洋明亮。长庚,星名,又名启明太白星,即金星。
〔以金星运行轨道所处方位不同而有长庚启明之别〕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于太白。”《索引》“《韩诗外传》‘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
〔’”臆双凫〕马的前胸像一对鸭子。臆,胸脯。凫,野鸭。
〔《齐民要术》卷六〕“马胸欲直而出,凫间鹆并,望之如双凫。”
〔流星〕指慧星。
〔渴乌〕水车上灌水用的竹筒。《后汉书·宦者列传·张让传》“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李贤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简,以引水上也。”此句意,王琦所注云〕“此言马尾流转,有似奔星,马首昂娇,状类渴乌。即如慧如鹰之意。”
〔口喷红光〕《齐民要术》卷六〕“相马,……口中色欲得红白如火光为善材,多气,良且寿。”汗沟朱〕马前腿胛处沉汗如血。
〔汗沟〕马前腿和胸腹相连的凹形部位,马疾驰时为汗所流注,故称。朱,血色,~作珠。《汉书·西域传》“大宛国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文选》颜延年《赭白马赋》“膺门朱赭,汗沟走血。”
〔大衢〕天街。
〔羁金络月〕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络头。
〔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联翩西北驰。”月,月题。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文选》颜延年《赌白马赋》“两权协月。”李善注〕“《相马经》曰〕颊欲圆,如悬壁,因谓之双壁,其盈满如月。”
〔棱棱〕威严貌。
〔九区〕九州也。
〔白璧如山〕言白璧之多也。
〔沽〕买也。
〔紫燕〕良马名。
〔刘劭《赵都赋》“良马则赤兔奚斯常骊紫燕。”
〔君轩〕天子之车也。
〔鲍照《东武吟》“疲马恋君轩。”
〔“駷跃”句〕此句天马行空之快捷。駷,音耸。勒马衔令马疾走。矫,矫首也。
〔踯躅〕欲进不进貌。
〔阊阖〕天门。此喻京城或宫廷之门。
〔汉《天马歌》“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五台。”
〔寒风子〕古之善相马者。《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古善相马音,寒风子善相口齿,麻朝相颊,……凡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良工也。”
〔逸景〕良马名。
〔“白云”句〕此句化用《穆天子传》卷三〕“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之意。
〔“崔嵬”句〕《战国策·楚策》“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跗溃,漉汁洒地,白汗文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崔嵬,山高峻貌。峻坂,陡坡也。
〔“倒行”句〕安旗注云〕“倒行逆施,谓天马遭遇之苦。畏日晚,谓年老衰,余日无多也。”《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涂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伯乐〕古之善相马者,姓孙名阳。
〔剪拂〕梳剪其毛鬃,洗拭其尘垢。
〔田子方〕《韩诗外传》卷八〕“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
〔以问于御者曰〕‘此何马也?’曰〕做公家畜也。罢而不能用,故出放也。
〔’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为我悲〕注云〕一作恩。
〔玉山禾〕昆仑山之仙禾。《文选》张协《七命》“琼山之禾。”李善注〕“琼山禾,即昆仑之山木禾。
〔《山海经》曰〕昆仑之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严霜”句〕用邹衍事,谓已无罪而受冤也。《论衡·感虚篇》“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哭,天为陨霜。”
〔枥〕马槽也。
〔“请君”二句〕请人荐举入朝之意。穆天子,即周穆王。此喻当今天子。
〔《列子》卷三〕“穆王……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李白【生卒】:701—762
唐隴西成紀人,其先人隋末流寓西域,故生于安西都護府所屬碎葉城。中宗神龍初,遷居蜀之綿州昌隆縣青蓮鄉,又嘗寓居山東,故亦稱山東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十歲通詩書,被稱為“天才英特”。喜縱橫術,擊劍任俠,輕財重施。青年時離蜀漫游,玄宗天寶初,入長安,經賀知章、吳筠推薦,詔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不受重視,又受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天寶三載在洛陽結識杜甫。二人于詩壇齊名,并稱“李杜”。安史亂起,白為永王李璘府僚,參與平亂。因永王兵敗,坐流夜郎,中途遇赦東還,依族人當涂令李陽冰。不久病卒。其詩風雄奇豪放、清新飄逸,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等。有《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