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凿壁借光拼音版

凿壁借光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2:35:39

全文注音

  • záo
  • jiè
  • guāng
  •  
  • 西
  • hàn
  •  
  • liú
  • xīn
  •  
  •  
  •  
  •  
  • kuāng
  • héng
  • zhω
  • guī
  •  
  • qγn
  • βué
  • ér
  • zhú
  •  
  • lγn
  • shè
  • yǒu
  • zhú
  • ér
  • dài
  •  
  • héng
  • nǎi
  • chuān
  • 穿
  • yǐn
  • guāng
  •  
  • shū
  • yωng
  • guāng
  • ér
  • zhī
  •  
  • rén
  • βωng
  •  
  • wén
  • shγ
  •  
  • jiā
  • duō
  • shū
  •  
  • héng
  • nǎi
  • yōng
  • zuò
  •  
  • ér
  • qiú
  • cháng
  •  
  • zhǔ
  • rén
  • guài
  •  
  • wèn
  • héng
  •  
  • héng
  • yuē
  •  
  •  
  • yuàn
  • zhǔ
  • rén
  • shū
  • biàn
  • zhī
  •  
  •  
  • zhǔ
  • rén
  • gǎn
  • tàn
  •  
  • shū
  •  
  • suω
  • chéng
  • βué
  •  

原文

凿壁借光
[西汉末]刘歆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对照翻译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邑人大姓,文不识。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怪,问衡。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
    衡曰:“
    他说:“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感叹。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
    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有学问的人。

相关推荐

刘歆

刘歆(西元前五十年~西元二十三年(癸未年)),西汉学者,别名刘秀,出生于长安,主要成就为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目录学家、天文历算家。

《大辞海》:刘歆(?—23)西汉末经学家、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古文经学派开创者。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刘向子。少通《诗》、《书》,能属文。曾任黄门郎、中垒校尉。继承父业,总校群书,在《别录》基础上撰成《七略》,包括辑略(总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为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主要内容保存于《汉书·艺文志》。自称校书时发现《左传》,为打破今文经学对学术的垄断,哀帝时建议将《左传》、《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等古文经立为学官,置博士,遭今文博士抵制,遂移书指其抱残守缺,开汉代经今古文之争。王莽执政,立古文博士,任国师,并治明堂、辟雍。后谋诛王莽而自杀。著《三统历谱》,造有圆柱形的标准量器,据量器铭文计算,所用圆周率为3。1547,世称“刘歆率”。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子骏集》。近代章炳麟有《七略别录佚文徵》。

《大辞海》:刘歆(?—23)西汉末经学家、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古文经学派开创者。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刘向子。少通《诗》、《书》,能属文。曾任黄门郎、中垒校尉。继承父业,总校群书,在《别录》基础上撰成《七略》,包括辑略(总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为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主要内容保存于《汉书·艺文志》。自称校书时发现《左传》,为打破今文经学对学术的垄断,哀帝时建议将《左传》、《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等古文经立为学官,置博士,遭今文博士抵制,遂移书指其抱残守缺,开汉代经今古文之争。王莽执政,立古文博士,任国师,并治明堂、辟雍。后谋诛王莽而自杀。著《三统历谱》,造有圆柱形的标准量器,据量器铭文计算,所用圆周率为3。1547,世称“刘歆率”。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子骏集》。近代章炳麟有《七略别录佚文徵》。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