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重阳日有作拼音版

重阳日有作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0:31:13

全文注音

  • chóng
  • yáng
  • yǒu
  • zuò
  •  
  • táng
  •  
  • xún
  • wèi
  • chóng
  • yáng
  • shγng
  • tái
  •  
  • luγn
  • shí
  • shuí
  • jiγn
  • huā
  • βāi
  •  
  • tōu
  • xián
  • bái
  • zhēn
  • βān
  • xiγo
  •  
  • láo
  • suǒ
  • huáng
  • jīn
  • shí
  • βě
  • āi
  •  
  • shì
  • shγo
  • nián
  • jiē
  • lǎo
  •  
  • zhēng
  • zhī
  • huāng
  • zhǒng
  • róng
  • lái
  •  
  • jiā
  • pāi
  • shǒu
  • gāo
  • shēng
  • chγng
  •  
  • wèi
  • chén
  • shān
  • qiě
  • huí
  •  

原文

重阳日有作
[唐代]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
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相关推荐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46—904或907
唐末池州石埭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傳為杜牧出妾所生子。早有才名,屢試不第。后以詩謁朱溫,受薦于禮部,中大順二年第八名進士,時年四十六。以世亂,旋歸山。宣州節度使田頵辟為從事。唐昭宗天復三年,頵起兵叛楊行密,遣其奉使于汴。及頵敗死,溫以其才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一說時為天祐初,以遘重疾,旬日而卒。一說時為后梁建國初,五日而卒。工律絕,詩風淺易。有《唐風集》。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生卒】:846—904
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排行十五,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相傳杜牧為池州刺史時,妾周氏有孕,嫁鄉人杜筠而生荀鶴(《二老堂詩話》引《池陽集》),后人多以為妄。早年讀書于九華山,與顧云、殷文圭等為友。累舉進士不第,漫游閩越、荊楚、梁宋等地,復歸隱山中15年。昭宗大順二年(891)登進士第,時危世亂,復還舊山。宣州節度使田頵辟為從事。天復三年(903),為頵出使大梁。頵兵敗,遂留梁。天祐元年(904),朱溫奏為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遇疾,旬日而卒(據《舊五代史》本傳及岑仲勉《補唐代翰林兩記》考證,《北夢瑣言》謂天祐四年梁受禪后卒)。生平事跡散見《舊五代史》本傳、《北夢瑣言》卷六及卷七、《鑒誡錄》、《唐詩紀事》卷六五、《唐才子傳》卷九。荀鶴自云“詩旨未能忘救物”(《自敘》),于唐末亂離之中,上承元、白一派,以短小精悍之律絕、淺近通俗之語言,白描之手法,反映民生疾苦,抨擊黑暗現實,自成一家,后人稱為“杜荀鶴體”(《滄浪詩話·詩體》)。或以其詩“鄙俚近俗”而少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三引《幕府燕閑錄》),未為篤論。著有《唐風集》(又稱《杜荀鶴文集》)3卷,今存。《全唐詩》存詩4卷,《全唐詩續拾》補入4首,斷句6。
《唐诗汇评:》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实妄。初贫寒,读书九华山,与顾云、殷文圭等为友。累举进士不第,后归隐山中十五年。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时危世乱,复还旧山。宣州节度使田頵辟为从事。天复三年,出使大梁。值頵兵败,遂留大梁。天祐元年,朱温奏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曰而年。荀鹤工近体诗,于晚唐自成一体。初及第时,自编歌诗为《唐成集》三卷。今存《杜荀鹤文集》三卷。《全唐诗》编诗三卷。

《大辞海》:杜荀鹤(846—904)唐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东北)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大顺二年(公元891年)登进士第,时年已四十六岁。后依汴州朱全忠(即后梁太祖)为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其诗晓畅清逸,语言通俗,于唐末社会动乱及民生惨苦,反映颇多。有《唐风集》。

《中国人名大词典》:(846—907)唐末池州石埭(今安徽九华山东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传为杜牧出妾之子。早有才名,而至四十六岁才登进士第。为宣州节度使田??幕僚,奉使至汴。后梁建国,任为翰林学士,五日而卒。诗工七律,语言通俗。有《唐风集》。

《古代作品中的评论》

《顾云《杜荀鹤文集序》:》(河东裴公)以生诗有陈(伯玉)体,可以润国风,广王泽,故擢以塞诏,竞勉为中兴诗宗。生谢而退。明年,宁亲江表,以仆故山偕隐者,出平生所著五七言凡三百篇见简。其雅丽清省激越之句,能使贪吏廉、邪臣正、父慈子孝、兄良弟悌,人伦之纪备矣。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吞贾、喻八九于胸中,曾不虿介。或情发乎中,则极思冥搜,神游希夷,形兀枯木,五声劳于呼吸,万象悉于抉剔,信诗家之雄杰者也!
《鉴诫录:》梁朝杜舍人荀鹤为诗愁苦,悉千教化,每于吟讽,得其至理。……杜在梁朝,献朱太祖《时世行》十首,欲令太祖省徭役,薄赋敛。是时方当征伐,不洽上意,遂不见遇,旅寄寺中。敬相公翔谓杜曰:“希先辈稍刪古风,即可进身,不然者虚老矣。”杜遂课颂德诗三十章,以悦太祖。议者以杜虽有玉堂之拜,顿移教化之词,壮志清名,中道而废。
《旧五代史本传:》(荀鹤)善为诗,辞句切理,为时所许。
《云谷杂记:》顾云序其集(按指荀鹤《唐风集》)云:“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決,右柏翰林肩。”是以荀鹤可并李、杜也。荀鹤之诗溺于晚唐之习,盖韩偓、吴融之流,以方李、杜则远矣。然解道寒苦羁穷之态,往往有孟郊、贾岛之风。
《《艺苑雌黄》:》《唐风集》中诗极低下,如“要知前路事,不及在家时”、“不觉里头成大汉,初看竹马作儿童”之句,前辈方之为《太公家教》。惟《春宫怨》一联云:“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为一篇警策。而欧阳永叔《归田录》乃公周朴之句,不知何以云然。
《唐才子传:》荀鹤苦吟,平生所志不遂,晚始成名,况于乱世,殊多忧惋思虑之语,于一觞一咏,变俗方雅,极事物之情,足丘壑之趣,非易能及者也。
《唐音癸签:》杜彦之俚成,以衰调写衰代,事情亦真切。
《《唐诗品汇删?七言律》:》杜荀鹤、李山甫则委巷说矣。
《《网师园唐诗笺》:》彦之诗风神隽雅。
《《石园诗话》:》晚唐诗人有佳句而多俗言者,杜彦之荀鹤是也。“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溪山入城郭,户口半渔樵”、“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九州有路休为客,百岁无愁即是仙”、“故园何啻二千里,新雁才闻一两声”、“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皆为佳句。“生应无暇日,死是不吟时”、“举世尽从愁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休”,虽俗而有意趣。其馀如“世间何事好,最好莫过诗”、“争知百岁不百岁,未合白头今白头”之类,未免诗如说话矣。其起结之句,尤多率易。
《爱日精庐藏书志:》引叶坦跋:其诗虽晚唐,直入风雅,亦工部之的派也。佳章妙笔,可称合璧。
《《东目馆诗见》:》杜荀鹤近体直摅胸臆,有一唱三叹之妙。
《《诗学渊源》:》(荀鹤)诗思清奇,以大历为归。七言气质尤高,为晚唐之上乘。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