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卖柑者言拼音版

卖柑者言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1:20:56

全文注音

  • mài
  • gān
  • zhě
  • yán
  •  
  • yuán
  • míng
  • chū
  •  
  • liú
  •  
  •  
  •  
  •  
  • háng
  • yǒu
  • βài
  • guǒ
  • zhγ
  •  
  • shàn
  • cáng
  • gān
  •  
  • shè
  • hán
  • shǔ
  • kuì
  •  
  • chω
  • zhī
  • rán
  •  
  • zhì
  • ér
  • jīn
  •  
  • zhì
  • shì
  •  
  • shí
  • bèi
  •  
  • rén
  • zhēng
  • zhī
  •  
  •  
  •  
  •  
  •  
  • βào
  •  
  • pōu
  • zhī
  •  
  • yǒu
  • yān
  • kǒu
  •  
  • shì
  • zhōng
  •  
  • gān
  • ruò
  • bài
  •  
  • guài
  • ér
  • wèn
  • zhī
  • yuē
  •  
  •  
  • ruò
  • suǒ
  • shì
  • rén
  • zhγ
  •  
  • jiāng
  • shí
  • biān
  • dòu
  •  
  • fèng
  •  
  • gōng
  • bīn
  •  
  • jiāng
  • xuàn
  • wài
  • huò
  •  
  • shèn
  • zāi
  •  
  • wéi
  •  
  •  
  •  
  •  
  •  
  •  
  • βài
  • zhγ
  • xiào
  • yuē
  •  
  •  
  • shì
  • yǒu
  • nián
  •  
  • lài
  • shì
  •  
  • shòu
  • zhī
  •  
  • rén
  • zhī
  •  
  • wèi
  • cháng
  • yǒu
  • yán
  •  
  • ér
  • suǒ
  •  
  • shì
  • zhī
  • wéi
  • zhγ
  • guǎ
  •  
  • ér
  •  
  • wèi
  • zhī
  •  
  •  
  •  
  •  
  •  
  • jīn
  • pèi
  •  
  • zuò
  • gāo
  • zhγ
  •  
  • guāng
  • guāng
  • gān
  • chéng
  • zhī
  •  
  • guǒ
  • néng
  • shòu
  • sωn
  •  
  • zhī
  • lüè
  •  
  • é
  • guān
  •  
  • tuō
  • cháng
  • shēn
  • zhγ
  •  
  • áng
  • áng
  • βiào
  • táng
  • zhī
  •  
  • guǒ
  • néng
  • jiàn
  •  
  • gāo
  • zhī
  •  
  • dào
  • ér
  • zhī
  •  
  • βín
  • kùn
  • ér
  • zhī
  • jiù
  •  
  • jiān
  • ér
  • zhī
  • jìn
  •  
  • ér
  • zhī
  •  
  • zuò
  • βí
  • lǐn
  • ér
  • zhī
  • chǐ
  •  
  • guān
  • zuò
  • gāo
  • táng
  •  
  • βǎ
  •  
  • zuì
  • chún
  • ér
  • féi
  • xiān
  • zhγ
  •  
  • shú
  • wēi
  • wēi
  • wèi
  •  
  • xiàng
  •  
  • yòu
  • wǎng
  • ér
  • jīn
  • wài
  •  
  • bài
  • zhōng
  • zāi
  •  
  • jīn
  • shì
  • zhī
  • chá
  •  
  • ér
  • chá
  • gān
  •  
  •  
  •  
  •  
  •  
  •  
  • βò
  • βò
  • yìng
  •  
  • tuì
  • 退
  • ér
  • yán
  •  
  • lèi
  • dōng
  • fāng
  • shēng
  • huá
  • zhī
  • liú
  •  
  • fèn
  • shì
  • xié
  • zhγ
  •  
  • ér
  • tuō
  • gān
  • fγng
  •  

原文

卖柑者言
[元末明初]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对照翻译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特别擅长贮藏柑橘,即使放上一整年,柑橘也不会烂掉。
    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
    拿出来的时候,它们依然光彩鲜亮,质地像玉石一样润泽,颜色金灿灿的。
    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他把这些柑橘拿到市场上卖,价格比别人的高出十倍,但人们还是争相购买。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
      我买了一个,切开后,顿时有一股烟味直冲口鼻,再看里面,干枯得像破旧的棉絮一样。
    予怪而问之曰:“
    我觉得很奇怪,就问他:“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你卖给别人的柑橘,是用来装在祭品容器里祭祀祖先、招待宾客的吗?
    将炫外以惑愚瞽也?
    还是为了炫耀外表来欺骗那些傻子和瞎子呢?
    甚矣哉,为欺也!”
    这种欺骗人的行为也太过分了吧!”
      卖者笑曰:“
      卖柑橘的人笑着说:“
    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
    我已经干这行好多年了,靠它养活自己。
    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
    我卖柑橘,别人买柑橘,从来没有人说过什么,怎么偏偏就不能满足您呢?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
    世上做欺骗事情的人不少,难道就只有我一个吗?
    吾子未之思也。
    您好像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那些佩带虎形兵符、坐在虎皮椅子上的人,看起来威风凛凛,像是能保卫国家的将才,可他们真的有孙武、吴起那样的谋略吗?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长腰带的人,气宇轩昂地坐在朝堂上,可他们真的能做出伊尹、皋陶那样的功绩吗?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盗贼四起却不懂得抵御,百姓困苦却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浪费粮食奢靡无度却不懂得羞耻。
    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
    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令人敬畏、显赫得值得效仿?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光鲜如金玉、内心却破败得像烂棉絮呢?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你看不到这些,却只盯着我的柑橘!”
      予默默无以应。
      我听了,默默地无言以对。
    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
    回来后细细思考卖柑人的话,觉得他像是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
    难道他是对世间的邪恶现象感到激愤痛恨。
    而托于柑以讽耶?
    才假借柑橘来讽刺吗?

注释


涉:经过,经历。
溃:腐烂,腐败。
烨(y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玉:像玉石一样。
贾(jià):同“价”,价格。
鬻(yù):这里是买的意思。
贸:买卖,这里是买的意思。
若:像,好像。
败絮:破败的棉絮。
若:代词,你,你们。
实:填满,装满。
笾(biān)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用的两种器具。笾,竹制的食器。豆,木制、陶制或铜制的食器。
炫:同“炫”,炫耀,夸耀。
惑:迷惑,欺骗。
愚瞽(gǔ):愚蠢的人和瞎子。瞽,瞎子。
为:做。
欺:欺骗人的事。
业:以······为职业。
赖:依赖,依靠。
食(sì):同“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
夫:发语词。
虎符:虎形的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皋(gāo)比(pí):虎皮,指将军的坐席。比,通“皮”,毛皮。
洸(guāng)洸:威武的样子。
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干,盾牌,文中意为捍卫。干和城都用以防御。具,将才。
孙、吴:指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
略:谋略。
峨:高高地,指高戴。
拖长绅:拖着长长的腰带。绅,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上的带子。
昂昂:气宇轩昂的样子。
庙堂:指朝廷。
器:才能,本领,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伊、皋(gāo):指古代著名政治家伊尹和皋陶。
业:功业。
起:兴起。
御:抵御。
斁(dù):败坏。
坐:坐在高位的意思,指那些在高位上却不干正事。
糜:通“靡”,浪费。
廪(lǐn)粟:国家发的俸米。
醉:醉饮。
饫(yù):饱食。
巍巍:高大的样子。
赫赫:显赫的样子。
象:模仿。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
类:像。
东方生:指东方朔。汉武帝时曾任太中大夫,性格诙谐,善于讽谏。
滑稽(古书中读作gǔ jī)之流:指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疾:愤恨。
愤世疾邪:激愤、痛恨世间邪恶的现象。
托:假托。
参考资料:
       1、        朱一清.古文观止赏析集评(四):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314-319                      

相关推荐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311—1375
元明間浙江青田人,字伯溫。劉濠曾孫。元順帝元統元年進士,官高安縣丞、江浙儒學副提舉。方國珍初起時,為江浙行省都事,力主加強鎮壓。當局不能用,乃棄官隱居。在鄉組織武裝,與方氏相抗。至正二十年,受朱元璋聘至應天,陳時務十八策。勸勿尊奉韓林兒,為籌劃用兵次第,獻計先滅陳友諒,次取張士誠,然后北定中原。吳元年,授太史令,累遷御史中丞。明建國后,封誠意伯。曾與李善長、宋濂定明典制。洪武四年,以弘文館學士致仕。後為胡惟庸所譖,憂憤而死。一說為惟庸毒死。謚文成。通經史,精象緯,工詩文,與宋濂并為一代文宗。有《郁離子》、《覆瓿集》、《犁眉公集》等。
词学图录:刘基(1311-1375) 字伯温,号犁眉公。浙江青田人。朱元璋聘为谋臣,多用其言,授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追谥文成。博学,尤精象纬术数。其诗恣纵有奇气,为明代表性诗人之一。文则闳深肃括,与宋濂等开一代风气。词秀炼入神,为永乐以后诸家所不及。有《诚意伯文集》,词在集中。
檇李詩繫·卷三十九:字伯温青田人洪武時封誠意伯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伯温,青田人。元進士洪武初官至御史中丞論佐命功封誠意伯正德中追諡文成有覆瓿集犂睂公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三:基字伯温,青田人。元进士。吴元年,授太史令。洪武元年,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卒。正德中,追谥文成。有《覆瓿集》二十四卷、《写情集》四卷、《犁眉公集》五卷。(游潜《梦蕉诗话》:青田刘伯温,论者称其乘时佐命之功,炳机克终之道,甚与汉子房相似。然或谓子房乃为韩报仇,怕温则尝委事于元,其出处不免有间,是盖未深论也。夫伯温生元世,岂能超出天地外,不为元人也哉?忧时痛国,每形于辞。如《悯乱》诸作二、三末句云:「惆怅无人奏丹扆,侧身北望泪滂沱。淮濆何日歌《常武》?肠断严最戍鼓鼓挝」,「天涯地角风尘满,极目云霄欲断魂。江湖愁绝无家客,伫看青天泪眼昏。」至如《吊诸葛武侯》,《祖豫州》、《岳武穆》诸赋,悲愤愁激,读之使人踯躅思奋,其志可谅也。胡应麟《诗薮》:国初越诗派昉刘伯温,吴诗派昉高季迪,闽诗派昉林子羽,岭南诗派昉于孙蕡仲衍,江右诗派昉于刘崧子高。五家才力,咸足雄据一方,先驱当代。田按:文成《覆瓿集》元时作,《犁眉公集》则入明后诗也。《覆瓿》远胜《犁眉》,前人已有定论。文成为开国文臣,故录其入明应制之作,以为压卷。此集以《纪事》为名,寻常共见之集,无事可纪,概所不录。若人为《诗综》所未采,与采而未备者,意在补遗,不从此例。)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