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
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古有避世士,抗志青霄岑。
浩然寄卜肆,挥棹通川阴。
逍遥风尘外,散发抚鸣琴。
卿相非的眄,何况于千金。
功名岂不美,宠辱亦相寻。
冰炭结六府,忧虞缠胸襟。
当世须大度,量己不克任。
三复泉流诫,自惊良已深。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大臣、著名天文学家、无神论思想家,汉族,东海郯(今郯城)人。五岁丧父,赖母徐氏抚孤成人。承天自幼聪明好学,诸子百家,莫不博览,幼年从学于当时的学者徐广。历官街阳内史,御史中丞等。世称何衡阳。元嘉时为著作佐郎,撰修宋书未成而卒。承天通览儒史百家,经史子集,知识渊博。精天文律历和计算,对天文律历造诣颇深。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70—447
南朝宋東海郯人。徐廣甥。五歲喪父,承母教,儒史百家,莫不該覽。仕晉為太學博士。入宋,為尚書祠部郎,與傅亮共撰朝儀。性剛愎,頗以所長侮同列,出為衡陽內史,不能公清,被收系獄,赦免。文帝元嘉十六年,除著作佐郎,撰國史。國子學立,領博士。官至御史中丞。善弈棋,能彈箏,精歷算,改定《元嘉歷》,計算冬至時日更為準確。奉命纂修《宋書》,未成而卒。另撰有《春秋前傳》等。
《大辞海》: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学官。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曾为衡阳内史,时称“何衡阳”。后为太子率更令等。博经通史,长于历算,精于音律。曾参与制定《元嘉历》,所创调日之法为唐宋历法家所采用。批驳佛教神不灭论与轮回说。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文帝使立史学馆,聚徒教授。同时建玄学馆与文学馆,与上年所建儒学馆并列为四馆。是为于儒学之外,同时以别种学问正式开设学馆之始,亦开专门的史学教育先河。元嘉十九年创设国子学,与裴松之同领国子博士。著有《达性论》等收入《弘明集》,《报应问》收入《广弘明集》。明张溥编有《何衡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