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
《大辞海》:黄镇成(约1260—约1334)元诗人。字元镇,号存斋,邵武(今属福建)人。延祐初试于有司,不合,周游南北,有蝉蜕尘埃之志。尝筑室城南,曰南田耕舍,以圣贤道学自励。部使者屡荐之,不就。后执政荐为江西儒学提举,命未下而卒。其诗近体出以雅洁,古体出以清省,多忧时感事之语。有《秋声集》、《尚书通考》。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288——1362)字元镇,号秋声子,邵武(今属福建)人。立志于学,不慕荣利,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至顺间,曾历览楚汉名山,周游燕﹑赵﹑齐﹑鲁之地。浮海而返,登补陀,观日出,慷慨赋诗,有摆脱尘世纷扰之志。经屡次荐举而不就,其后政府奏授江西儒学副提举,命下而已卒,年七十五,集贤院定号为贞文处士。镇成虽高蹈不仕,但仍关心世事,郑潜序其集说他是“有所激而鸣其不平者”,他在“南田耕舍”诗序中对诸公赋者将他比作老农发表感慨说:“噫,人各有志,同床而不察”,又在《城西纪事》中说“无策拯元元”,可知他遭逢乱世,虽有匡时之志而不能行,于是隐居避世,所以诗中多忧时感事之语。如“所愿息甲兵,田里无征赋”(《腊月过里敦田舍》),“辕门昨夜飞书急,十户三人赴调兵”(《五月调兵赴绥阳二首》)。由于历游南北,得江山之助,山水景物诗成了他诗歌中的精品,王士禛《居易录》盛称其《秋风》﹑《秋山小景》﹑《五曲精舍》三诗“甚有风调”,而其风致楚楚之作并不仅此三首,这些诗有《笔精》所说“诗多奇警”,“佳句叠出”的特点。黄镇成以秋之为气,或能有声,或能无声,而“秋声亦天地间不能无者”,遂以“秋声”名其集,十卷,《四库全书》本四卷,不全。另有《尚书通考》十卷。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七八﹑《(弘治)八闽通志》卷七○﹑《(万历)邵武府志》卷四六﹑《元儒考略》卷四﹑《元诗选·初集》小传﹑《元书》卷八八。(史铁良)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元邵武人,字元鎮。號存齋,又號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學,篤志力行。筑南田耕舍,隱居著書。部使者屢薦不就。后以執政薦,授江西儒學提舉。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謚貞文處士。有《秋聲集》。
元詩選:鎮成,字元鎮,昭武人。篤志力學,不嗜榮利,築南田耕舍,隱居著書。至順間,嘗歷覽楚漢名山,周流燕、趙、齊、魯之墟。浮海而返,登補陀,觀日出如丹,慷慨賦詩,翛然有蟬蛻塵囂之志。部使者屢薦之,不就。其後政府奏授江西儒學副提舉,命下而已卒,年七十有五。集賢院定號曰貞文處士。所著《秋聲集》十卷,新安鄭潛序之。謂如太音希聲,天籟自鳴。抑亦有所激而鳴其不平者耶?今觀《南田耕舍》及《西城紀事》諸詩,亦可以知其寄託之有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