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养鱼记拼音版

养鱼记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3:20:24

全文注音

  • yǎng
  •  
  • běi
  • sòng
  •  
  • ōu
  • yáng
  • xiū
  •  
  •  
  •  
  •  
  • zhé
  • yán
  • zhī
  • qián
  • yǒu
  • βì
  •  
  • fāng
  • zhàng
  •  
  • zhí
  • duì
  • fγi
  • fγi
  • táng
  •  
  • βiū
  • zhú
  • huán
  • rào
  • yīn
  • yìng
  •  
  • wèi
  • cháng
  • zhí
  •  
  • yīn
  • 洿
  • wéi
  • chí
  •  
  • fāng
  • yuán
  •  
  • rèn
  • βíng
  •  
  • zhòu
  • zhù
  •  
  • quán
  • rán
  •  
  • zòng
  • chā
  • jùn
  • zhī
  •  
  • jωng
  • yíng
  • zhī
  •  
  • zhàn
  • wāng
  • yáng
  •  
  • jīng
  • qīng
  • míng
  •  
  • wγi
  • fγng
  • ér
  •  
  • ér
  • píng
  •  
  • ruò
  • βīng
  • ruò
  • yuè
  •  
  • jīng
  • cǎi
  • βià
  •  
  •  
  •  
  •  
  •  
  • yǎn
  • βī
  • shàng
  •  
  • qián
  • βíng
  • háo
  • máng
  •  
  • βún
  • yán
  • 沿
  • àn
  •  
  • miǎo
  • rán
  • yǒu
  • jiāng
  • cháo
  • qiān
  • zhī
  • βiǎng
  •  
  • shū
  • yōu
  • ài
  • ér
  • qióng
  •  
  • nǎi
  • qiú
  • zhě
  • zhī
  •  
  • shì
  • shù
  • shí
  •  
  • tóng
  • yǎng
  • zhī
  • zhōng
  •  
  • tóng
  • wéi
  • dǒu
  • zhī
  • shuω
  • néng
  • guǎng
  • 广
  • róng
  •  
  • gài
  • huó
  • βiǎo
  • zhě
  • ér
  • zhě
  •  
  • guài
  • ér
  • wèn
  • zhī
  •  
  • qiě
  • shì
  • duì
  •  
  •  
  •  
  •  
  •  
  • jiγ
  •  
  • tóng
  • nǎi
  • yín
  • hūn
  • ér
  • shí
  • zhě
  •  
  • guān
  • zài
  • páng
  •  
  • suǒ
  •  
  • ér
  • qún
  • βiǎo
  • yóu
  • βì
  • qiǎn
  • βiá
  • zhī
  • jiān
  •  
  • yǒu
  • ruò
  • yān
  •  
  • gǎn
  • zhī
  • ér
  • zuò
  •  
  • yǎng
  •  
  •  

原文

养鱼记
[宋代]欧阳修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阴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
  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者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注释

折檐:屋檐下的回廊。隙地:空地。
方:方圆,大小。
非非堂:欧阳修在洛阳时所建,命名为“非非堂”。
植物:这里用作动词,是种植植物的意思。
洿(wū):地势低的地方。这里名词用作动词,是挖掘的意思。
甃(zhòu):砌墙。
锸(chā):铁锹。浚(jùn):疏通。
清明:清澈、明亮的样子。
偃息:休息。毫芒:微小的东西。
循:沿着。
舒:舒展。忧隘:忧愁和郁闷。穷独:困乏无助的样子。
罟(gǔ):渔网。
活:形容词用作动词,使.....活着。
怪:认为....奇怪。
无乃:难道不是。嚚(yín)昏:糊涂昏庸。
观:观察。
自足:悠然自得的样子。

相关推荐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07—1072
宋吉州廬陵人,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歐陽觀子。少貧,從母鄭氏學。仁宗天圣八年進士。調西京推官,與尹洙、梅堯臣以歌詩唱和。景祐間為館閣校勘,作文為范仲淹辯,貶夷陵令。慶歷中召知諫院,改右正言、知制誥,贊助新政。新政失敗,上疏反對罷范仲淹政事,出知滁、揚、潁等州。召為翰林學士。嘉祐二年知貢舉,倡古文,排抑“太學體”,文風大變。五年,擢樞密副使,次年拜參知政事。英宗初,以尊英宗父濮王為皇,起濮議之爭。神宗立,請出知毫、青、蔡三州。以反對王安石新法,堅請致仕。能詩詞文各體,為當時古文運動領袖,后人稱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生獎掖后進,曾鞏、王安石、蘇洵父子俱受其稱譽。亦擅史學,與宋祁等修《新唐書》,自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集古錄》、《六一詞》等。
全宋詩:歐陽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號醉翁,晚又號六一居士,盧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聖八年(一○三○)進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試學士院,充館閣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責諫官高若訥,降爲峽州夷陵令。四年,移乾德令。寶元二年(一○三九),遷武成軍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館閣校勘。慶曆三年(一○四三),知諫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四年,爲河北都轉運使。五年,慶曆新政失敗,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韓琦、杜衍等申辯,貶知滁州,徙揚州、潁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權知開封府。五年,拜樞密副使。六年,進參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罷爲觀文殿學士,轉刑部尚書知亳州。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對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五年,病逝潁州汝陰,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歐陽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書》、《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傳。宋胡柯編有《廬陵歐陽文忠公年譜》。 歐陽修詩,以《四部叢刊》影元本《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爲底本。參校宋慶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簡稱周本,藏北京圖書館)、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簡稱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圖書館)及明正統刻《居士集》(有元曾魯考異,簡稱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錄下,今移至正文題下。底本孫謙益等所作校記,除刪去少數異體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續添校記,亦以續校名義補入正文。另輯得集外詩句,附於卷末。
词学图录: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史》有传。有《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六一词》。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