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数点鱼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大辞海》:戴复古(116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浙江台州黄岩区)人。长期浪游江湖,卒年八十余。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是“江湖派”中较有成就的诗人。部分作品指责当时统治者的苟且偷安,表达收复中原的愿望。语言自然。也能词,风格雄放。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167——?)字式之,号石屏,黄岩(今属浙江)人,敏子。少孤,承父志笃意学诗。从林宪﹑徐似道游,又登陆游之门,诗益进。生平游踪,遍及今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地,浪游江湖几五十年,以诗游诸公间,口不谈当世事,为世所称。真德秀尝欲疏荐,力辞而止。绍定中,为邵武军学教授,与郡人严粲﹑严羽相善。姚镛以忤陈韡谪衡阳,复古由闽度岭访之,赠诗云:“一官不幸有奇祸,万事但求无愧心。”镛谢之云:“万里寻迁客,三年见此人。”年近八十,始由其子琦自镇江迎还,隐居南塘石屏山下,日携从孙探梅观鹤,诗酒自乐,数年后卒。复古以诗名满江湖近五十年,早年受江西﹑四灵的影响,所谓“冷淡篇章遇赏难,杜陵清瘦孟郊寒”(《戏题诗稿》),又师陆游,诗风豪健轻快。作诗主张“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论诗十绝》),自称“胸中无千百卷书,如商贾乏赀本,不能致奇货”。为诗“纯任自然”(《石洲诗话》卷四),姚镛称其天然不费斧凿处,大似高适,真德秀谓“高处不减孟浩然”(《石屏诗集跋》)。为人耿直,身处江湖,而无谒客行径,不为滥俗应酬之作。极力推崇杜甫,主张“论诗先论格”(《题郑宁夫玉轩诗卷》),所作“长篇短章,隐然有江湖廊庙之忧”(王埜《石屏诗集跋》)。如《江阴浮远堂》﹑《盱眙北望》﹑《闻时事》﹑《淮村兵后》﹑《庚子荐饥》等,都是闵时伤世﹑忧国忧民之作,成就高过四灵﹑江湖诸人。尤长于古体,“自胸中流出”,“感慨激发,多与志应”(包恢《石屏诗跋》),如《白纻歌》即以古雅有寄托见称。一些抒情写景的五七言律,也时见新意,如《夜宿田家》﹑《梦中亦役役》﹑《山村》等,而《世事》一联“春水渡旁渡,夕阳山外山”,尤为历代诗评家称举。其词音韵天成,不费斧凿,时出新意,无一语蹈袭(《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九)。学苏﹑辛,如《满江红·赤壁怀古》﹑《贺新郎·寄丰真州》等,豪情壮采,悲凉感慨。《望江南》自述生平六首,也为前人所称,而《沁园春》(一曲狂歌)等,却以粗俚见讥(《雨村词话》卷二)。所著诗集,嘉定七年,巩丰编为《摘句》,赵汝谠尝选为《石屏小集》,绍定间,袁甫选为《续集》,萧泰来选为《第三稿》,端平间,李贾﹑姚镛选为《第四稿》。明弘治间,裔孙戴镛等汇辑为《石屏诗集》十卷,由宋鉴﹑马金刊行,今存,有《四部丛刊》影印本﹑《四库全书》本﹑《台州丛书》本。词附刊集后,又尝单独刊行,有《宋六十名家词》本《石屏词》﹑双照楼《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本《石屏长短句》。《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四十六首。《全宋诗》卷二八一三至二八二○录其诗八卷。其文收入《全宋文》卷六九三八。事迹见楼钥《石屏诗集序》﹑姚镛《石屏第四稿下卷跋》﹑吴子良《石屏诗后集序》﹑民国间修《台州府志·文苑传》。(吴洪泽)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67—?
宋台州黃巖人,字式之,號石屏。篤志古學。嘗從林景思游,又登陸游之門,以詩鳴。好游歷,晚年歸隱鄉居,一生不仕。有《石屏集》。
《全宋詩:》戴復古(一一六七~?)(生年據本集卷四《新年自唱自和》“淳祐四年春……七十八歲叟”推算),字式之,黄巖(今屬浙江)人,居南塘石屏山,因號石屏。敏子。少孤,篤志於詩,從林憲、徐似道遊,又登陸游之門。後以詩遊江湖間幾五十年,僅於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爲邵武教授(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年近八十,始由其子琦自鎮江迎還,又數年後卒(《台州外書》卷四)。其詩由友人趙汝讜選爲《石屏小集》,袁甫選爲《續集》,蕭泰來選爲《第三稿》,李賈、姚鏞選爲《第四稿》(清光緒《台州府志》卷四五《經籍考》一二)。又有《石屏新語》一卷(《台州外書》卷六)。今存《石屏詩集》十卷、《石屏詞》一卷。明嘉靖《太平縣志》卷六、萬曆《黄巖縣志》卷六有傳。戴復古詩,以四部叢刊續編影印明弘治十一年宋鑑、馬金刻本《石屏詩集》十卷爲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石屏詩集》六卷(簡稱四庫本),及《南宋群賢小集》所收之《中興群公吟稿戊集·石屏戴式之》詩三卷(簡稱群賢本)、汲古閣影宋鈔《南宋六十家小集·石屏續集》四卷(簡稱六十家本)等。新輯集外詩編爲第八卷。
《黄鹤楼志·人物篇:》戴复古(1168—约1248)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石屏樵隐。台州黄岩(今浙江)人。曾任福建邵武教授,长期浪迹江湖,晚年归隐故乡南塘石屏山下。曾从陆游学诗,是著名的江湖派诗人。多次游览黄鹤楼故址,留下不少咏诵黄鹤楼的诗章。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金兵南侵,李季允任沿江制置副使并知鄂州(今武昌),负责边防军务。由于朝廷苟且偷安,李季允只能空怀爱国热情,诗人对此感慨万端,愤懑难平,借李季允登吞云楼写下一首充满豪情壮彩的词章《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此外还有《鄂渚烟波亭》《醉落魄?黄鹤山登高》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