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1)祁奚:字黄羊,晋国大臣。请老:告老,请求退休。
(2)晋侯:指晋悼公。嗣:指接替职位的人。
(3)称:推举。解狐:晋国的大臣。
(4)午:祁午,祁奚的儿子。
(5)羊舌职:晋国的大臣,姓羊舌,名职。
(6)孰:谁。
(7)羊舌赤:羊舌职的儿子。
(8)于是:略等于现代的“于是”。
(9)佐之: 辅佐他,这里这指担当中军佐。
(10)君子:作者的假托,《左传》中习惯用来发表评论的方式。于是:在这件事情上。举:推荐。善:指贤者。
(11)谄(chǎn):谄媚,讨好。不为谄:不算是谄。
(12)比:偏袒,偏爱。为私利而无原则的结合,这里指偏爱自己亲人。
(13)偏:指副职,下属。党:勾结。
(14)王道:理想中的政治。荡荡:平坦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公正无私。这两句话见于《尚书·洪范》。
(15)惟其有之,是以似之:见《诗经·小雅·裳裳者华》。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举荐像自己一样的人。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春秋時魯國人。左氏,名丘明,一說左丘氏,名明。傳為魯國史官。或謂與孔子同時。孔子曾稱贊他的為人。相傳他據《春秋》紀年集各國史料撰《左氏春秋》(即《左傳》)。又傳《國語》亦為其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