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
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
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
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
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餐。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
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
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彭衙〕在陕西白水县东北六十里,即现在的彭衙堡。
〔白水山〕白水县的山。杜甫于至德元载(七五六年)六月自白水逃难鄜州。
〔多厚颜〕觉得很不好意思。
〔尽室〕犹全家。
〔反侧,挣扎。声愈嗔,声愈大。
〔强解事〕即所谓“强作解事”。
〔故〕故意,犹“不是故离群,“清秋燕子故飞飞”之“故”。
〔索〕索取。二句是说小儿们自以为比小妹懂事些,只要求吃些道旁的苦李,他们哪知道苦李是吃不得的呢。
〔庾信《归田诗》“苦李无人摘。”
〔备〕工具。
〔衣又寒〕因衣被雨打湿。
〔经契阔〕是说碰到特别难走处。
〔竟日〕整天。
〔餱(hóu)粮〕干粮。
〔椽(chuán)〕屋顶上的圆木条,这里屋椽就是屋宇的意思。
〔周家洼〕即孙宰的家。一作“同家洼”。
〔少留〕短期的逗留。杜甫初意拟挈家直达灵武行在,故欲北出芦子关。
〔宰〕是唐人对县令的一种尊称,孙大概做过县令。
〔翦〕即剪。剪纸作旐,以招人魂,是古时风俗习惯,这里不必死看,认为果有此事,只是写孙宰的安慰无微不至而已。
〔阑干〕横斜貌,是形容涕泪之多。见得孙宰妻子也十分同情他们的遭遇。
〔众雏〕即上痴女小几。
〔烂熳睡〕小儿睡得十分香甜的样子。
〔沾〕含感激意。
〔飧(sūn)〕晚餐。
〔夫子,是孙宰谓杜甫。
〔岁月周〕满一年。
〔何当,哪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2—770
杜甫: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