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1、薤(xiè)露行: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相和曲》,此与《蒿里行》都原是送葬的挽歌,作者用旧调写时事。薤,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细长叶,紫色花,鳞茎长在地下,可以食用,也称作藠(jiào)头。
2、廿(niàn)二世:二十二世,指东汉灵帝,他是汉朝第二十二代皇帝。
3、所任:所任用的人。这里指灵帝时大将军何进,他是灵帝何皇后之兄。
4、沐猴:猕猴,这里是比喻何进。冠(guàn)带:作动词用,戴着帽子系着带子。《史记·项羽本纪》里有人曾骂项羽是“沐猴而冠”。沐猴而冠带,这里是用来讽刺何进,枉披人皮而没有实际本事。
5、知:同“智”,智慧,智谋。
6、谋强:意谓谋划干大事。何进曾策划诛杀把持朝政的宦官张让等,结果因犹豫迟疑而失败。
7、断:决断。
8、狩:打猎,后借指天子出巡,这里讳称皇帝外逃避祸。
9、执:捕捉,这里是劫持、挟持的意思。
10、白虹:白色的虹霓。贯日:穿过太阳。古人迷信,认为白虹贯日是天子命绝、大臣为祸的征兆。据《后汉书·献帝纪》描述,初平二年(191)二月,白虹贯日,这年正月,董卓毒死被废为弘农王的少帝刘辩。
11、己:指何进。
12、贼臣:指董卓。
13、国柄:指朝政大权。
14、杀主:指董卓杀少帝刘辩。
15、宇京:京城,这里指东汉京城洛阳。
16、宗庙:这里指东汉帝王的祖庙,象征着政权。
17、燔(fán)丧:烧毁。
18、播越:颠沛流离。这句指董卓挟持献帝西迁长安。
19、且(cú):通“徂”,往,到。
20、微子:殷纣王的兄长。诗人在此自比微子,以表达自己对洛阳的残破亦有无限感慨和哀伤。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5—220
即魏武帝。東漢末沛國譙人,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名阿瞞。曹嵩子。少有權術。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遷頓丘令。拜騎都尉,參與鎮壓黃巾軍,遷濟南相。獻帝初平三年,任兗州牧,分化誘降黃巾軍,編其精銳為青州兵。建安元年,迎獻帝都許,用獻帝名義發號施令。先后破呂布、袁術、袁紹,逐漸統一北方。建安十三年進位丞相,率軍南下,在赤壁為孫權、劉備聯軍所敗。封魏王。用人唯才,抑制豪強,加強集權,興修水利,以利于社會經濟之恢復與發展。精通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善詩文,多抒發政治抱負,反映東漢末人民苦難,辭氣慷慨。卒謚武,魏文帝黃初時追尊武帝,廟號太祖。今存《曹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