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早发拼音版

早发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0:37:54

全文注音

  • zǎo
  •  
  • táng
  •  
  • luó
  • diǎn
  • dγng
  • cán
  • jiǔ
  • xωng
  •  
  • xié
  • jiàn
  • shì
  • chéng
  •  
  • chóu
  • kàn
  • fγi
  • xuě
  • wén
  • chàng
  •  
  • xiàng
  • cháng
  • kōng
  • bèi
  • yàn
  • xíng
  •  
  • bái
  • cǎo
  • jìn
  • guān
  • wγi
  • yǒu
  •  
  • zhuó
  • lián
  • dòng
  • shγng
  •  
  • zhōng
  • lái
  • wǎng
  • běn
  • tiáo
  •  
  • kuàng
  • shì
  • βū
  • léi
  • sài
  • chéng
  •  

原文

早发
[唐代]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相关推荐

罗邺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父为盐铁吏,家赀钜万。子二人俱有文学名,罗邺尤长律诗,才智杰出,笔端超绝,气概非凡。以七言诗见长。

《大辞海》:罗邺唐诗人。余杭(今浙江杭州余杭区)人。父为盐铁小吏。诗擅七言律,多感怀怨愤之作。在咸通、乾符中,与罗隐、罗虬合称“三罗”。有《罗邺诗集》。今人有《罗邺诗注》。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咸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虬合稱“三羅”。有集。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生卒】:831?—896?
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或謂余杭人,不確。出身于豪富鹽鐵小吏之家,屢舉進士不中。早年曾出塞,后入幕于池州、江西、東川等州郡,晚年歸吳縣閑居。生平見《唐摭言》卷二與卷一〇、《唐才子傳》卷八。與隱、虬號稱“三羅”,與方干、貫休等友善,詩風亦相類。“鄴才清而綿致”(《唐摭言》卷一〇),“尤長于七言詩”(《唐詩紀事》卷六八)。今人何慶善有《羅鄴詩注》。《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詩3首,斷句1。
《唐诗汇评:》罗邺,生卒年不详,馀杭(今属浙江)人。父则,为盐铁小吏,二子俱以文学干进。邺尤长七言诗,与宗人罗隐、罗虬齐名,时称“三罗”。曾赴职单于都护府,又曾赴许昌节度使辟命。咸通末,崔安潜为江西观察使,欲辟为僚佐,为幕吏所阻。后俯就督邮,郁郁而卒。与方干、栖白为友。有《罗邺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古代作品中的评论》

《韦庄《乞追赐李贺、皇甫松等进七及第奏》:》词人才子,时有遗贤,不沾一命于圣朝,没作千年之恨骨。据臣所知,则有李贺、皇甫松、李群玉、陆龟蒙、赵光远、温庭筠、刘德仁、陆逵、傅锡、平曾、贾岛、刘稚珪、罗邺、方干,俱无显遇,皆有奇才,丽句清词,遍在词人之日;衔冤抱恨,竟为冥路之尘。伏望追赐进上及第。
《唐摭言:》(邺)家富于财,父则,为盐铁小吏,有子二人,俱以文学干进,邺尤长七言诗,时宗人隐亦以律韵著称,然隐十雄而粗疏,邺才清而已绵致。
《唐才子传:》邺尤长律诗。时宗人隐、虬,俱以声格著称,遂齐名,号“三罗”。隐雄丽而坦率,邺清致而联绵,虬则区区而已……邺素有英资,笔端超绝,其气宇亦不在诸人下。初无箕裘之训,顿改门风,崛兴音韵,驰誉当时,非易事也。
《围炉诗话:》罗邺诗云:“获花芦叶满汀洲,一簇新歌在水楼。金管曲长人尽醉”,三句叙景已尽,第四句转云“玉簪恩重独生愁”,以“愁”字意总贯下文之“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也。罗邺此诗以“愁”字贯通篇,与崔珏《鸳鸯》同格。崔诗“情”字在次句,故易识;罗诗“愁”字在中间,实则上文三句皆愁也。崔诗板,罗诗生动。
《《唐体馀编》:》邺屡试不第,然其伤时感遇散见于诸诗者,率皆惓惓忠厚,注望期必之意为多,盖犹有风人之遗馬。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