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①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②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④疏:开阔、稀疏。
⑤藉:凭借。
参考资料:
1、 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2003年7月
2、 王兆鹏,郭红欣主编,唐宋诗词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第4页
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国时期,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4卷,收入《四明丛书》。
《大辞海》: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唐初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二王(羲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典丽。所编《北堂书钞》,保存唐以前文献极其丰富,为唐四大类书中成书最早的一部。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58—638
唐越州餘姚人,字伯施。虞世基弟。受學顧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文章婉縟,得徐陵之意。又從王羲之七世孫僧智永學羲之書法,妙得其體,由是聲名籍甚,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并稱唐初四大書家。仕隋為起居舍人。太宗時為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對掌文翰。遷秘書監,封永興縣子,人稱虞永興。太宗重其博識,每機務之隙,引之談論,世南必存規諷,多所補益。太宗嘗稱世南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卒謚文懿。有《北堂書鈔》及文集。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生卒】:558—638
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排行七。文章婉縟類徐陵。仕陳為建安王法曹參軍。入隋,任秘書郎、起居舍人等職。入唐,歷官秦府參軍、弘文館學士、太子中舍人、著作郎、秘書監等職。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嘗學書于浮屠智永,得其法,與歐陽詢齊名,并稱“歐虞”。曾勸太宗毋為宮體詩,而其詩除《詠蟬》等少量有興寄、邊塞詩較剛健外,其余多為應制、奉和、侍宴之作,文辭典麗,內容則比較空泛。原集早佚,《全唐詩》存虞世南詩1卷。
《唐诗汇评:》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受学于顾野王。为文祖述徐陵,陵以为类己;又师沙门智永书,妙得其体,故声名籍甚。仕陈,为建安王法曹参军。入隋,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亡,为窦建德黄门侍郎。李世民灭建德,引为秦王府参军,转记室,掌文翰。贞观中,转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封永兴县公。太宗有失,世南必犯颜谏,甚得亲礼,谓世南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今存;著《虞世南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古代作品中的评论》:
《旧唐书本传:》(世南)善属文,常祖述徐陵,陵亦言世南得己之意。……陈灭,与世基同入长安,俱有重名,时人方之二陆。
《《唐诗品》:》虞监师资野王,嗜慕徐,庾。髫卯之年,婉缛已著;琨玙之美,绮藻并丰。虽隋皇忌人之主,贞观睿圣之朝,然而善始之爱,身存乱国,准伦之誉,竟列名臣,骈美二陆,不信知言矣乎?其诗在隋则洗濯浮夸,兴寄巳远;在唐则藻思萦纡,不乏雅道。殆所谓圆融整丽,四德具存,治世之音,先人而兴者也。至如“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燃”、“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天然秀颖,不烦痕削。又《长春宮应令》云“民瘼谅斯求”,《江都应诏》云“顺动悦来苏”,其视宫体之规,同归雅正。石渠、东观之思,自非圣主,何能扬休下后世哉!
《《诗源辨体》:》武德、贞观间,太宗及虞世南、魏徵诸公五言,声尽入律,语多绮靡,即梁、陈旧习也。……按《唐书》:“世南文章婉缛,慕徐陵。太宗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门:‘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也奉诏。’帝曰:‘朕试卿耳。’后帝为诗一篇,述古兴亡,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此诗何所示耶?’敕褚遂良即其灵座焚之。”今观世南诗,犹不免绮靡之习,何也?盖世南虽知宫体妖艳之语为非正,而绮靡之弊则沿陈、隋旧习而弗知耳。且世南所慕徐陵,而谓之雅正,可手?至如《出塞》、《从军》、《饮马》、《结客》及魏徵《出关》等篇,声气稍雄,与王褒、薛道衡诸作相上下,此唐音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