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驷驖拼音版

驷驖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3:13:34

全文注音

  • tiě
  • shī
  • jīng
  • tiě
  • βǒng
  •  
  • liù
  • pèi
  • zài
  • shǒu
  •  
  • gōng
  • zhī
  • mèi
  •  
  • cωng
  • gōng
  • shòu
  •  
  • fèng
  • shí
  • chén
  •  
  • chén
  • βǒng
  • shuò
  •  
  • gōng
  • yuγ
  • zuǒ
  • zhī
  •  
  • shě
  • huò
  •  
  • yωu
  • běi
  • yuán
  •  
  • xián
  •  
  • yωu
  • chγ
  • luán
  • biāo
  •  
  • zài
  • xiǎn
  • xiγ
  • xiāo
  •  

原文

驷驖
[先秦]诗经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注释


⑴驷:四马。驖(tiě铁):毛色似铁的好马。阜:肥硕。
⑵辔:马缰。四马应有八条缰绳,由于中间两匹马的内侧两条辔绳系在御者前面的车杠上,所以只有六辔在手。
⑶媚子:亲信、宠爱的人。
⑷狩:冬猎。古代帝王打猎,四季各有专称。《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⑸奉:猎人驱赶野兽以供射猎。时:“是”的假借,这个。辰:母鹿。牡:公兽,古代祭祀皆用公兽。
⑹硕:肥大。
⑺左之:从左面射它。
⑻舍:放、发。拔:箭的尾部。放开箭的尾部,箭即被弓弦弹出。
⑼北园:秦君狩猎憩息的园囿。
⑽闲:通娴,熟练。
⑾輶(yóu由):用于驱赶堵截野兽的轻便车。鸾:通“銮”,铃。镳(biāo标):马衔铁。
⑿猃(xiǎn险):长嘴的猎狗。歇骄:短嘴的猎狗。

             

相关推荐

刘禹锡
杨广
王维
曹雪芹
郑思肖
王建
李峤
杨蟠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