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送灵州李判官拼音版

送灵州李判官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1:53:32

全文注音

  • sòng
  • líng
  • zhōu
  • pàn
  • guān
  •  
  • táng
  •  
  • quγn
  • róng
  • xīng
  • hγi
  •  
  • huí
  • shǒu
  • βáng
  • βáng
  •  
  • xuè
  • zhàn
  • qián
  • kūn
  • chω
  •  
  • fēn
  • βí
  • yuè
  • huáng
  •  
  • jiāng
  • jūn
  • zhuān
  • lüè
  •  
  • βù
  • shèng
  • cái
  • liáng
  •  
  • jωn
  • zhōng
  • xīng
  • zhǔ
  •  
  • shén
  • bīng
  • dòng
  • shuò
  • fāng
  •  

原文

送灵州李判官
[唐代]杜甫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注释

诗载于《宁夏古诗选注》(唐骥等选注)。灵州,地名。《唐书·地理志》:灵州,灵武郡。李判官,名不详。判官,官名,此指灵武郡(在今宁夏灵武市西南)节度使幕府的辅佐官。

犬戎:一作“羯胡”。这里指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腥:腥气。指当时为叛军所占的整个北方腥风四起。

茫茫:旷远貌。此指安史叛军占地之广。

乾坤:指天地。

氛迷:指到处弥漫着战争的凶气。以上两句言唐王军与叛军交战激烈,血染河山,厮杀得天昏地暗。

“将军”句:将军,指平叛主将郭子仪,此时为朔方节度使。李当时为郭子仪幕府的判官。

幕府:将帅的衙门,出征将军办公的地方。材良:指李判官这样的有才干之人。《宁夏古诗选注》作“才良”。

中兴主:人们把平乱中兴的希望寄托在唐肃宗李亨的身上。中兴,复兴。

朔方:即朔方郡,辖区指今宁夏一些县市。


相关推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2—770
        杜甫: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