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蟾宫曲·六月望西湖夜归拼音版

蟾宫曲·六月望西湖夜归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9:12:34

全文注音

  • chán
  • gōng
  • ·
  • ·
  • liù
  • yuè
  • wàng
  • 西
  • guī
  •  
  • yuán
  •  
  • zhì
  •  
  •  
  •  
  •  
  • kàn
  • 西
  • xiū
  • shuí
  •  
  • cái
  • shuō
  • dào
  • 西
  • shī
  •  
  • biàn
  • 便
  • liǎo
  • dōng
  •  
  • bǎo
  • míng
  • quán
  •  
  • yān
  • huán
  • cuì
  • lǐng
  •  
  • βìng
  • qíng
  •  
  •  
  •  
  •  
  •  
  • shù
  • shí
  • chù
  • róng
  • huà
  •  
  • duì
  • sān
  • shān
  • lóu
  • guān
  • cuó
  • é
  •  
  • wèn
  •  
  • yuè
  • xià
  • suō
  •  
  • qià
  • héng
  • é
  •  

原文

蟾宫曲·六月望西湖夜归
[元代]卢挚

  看西湖休比谁呵,才说到西施,便似了东坡。宝瑟鸣泉,烟鬟翠领,玉镜晴波。
  数十处芙蓉画舸,对三山楼观嵯峨。问夜如何,月下婆娑,恰似姮娥。

相关推荐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元涿州人,字處道,號疏齋。仕至翰林學士。博學有文思,元初稱能詩者,以摯與劉因為首。散曲為元初大家。有《疏齋集》。
《元詩選:》摯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疎齋,涿郡人。至元五年進士,博洽有文思。累遷少中大夫、河南路總管。真人吴全節代祀嶽瀆,過洛陽,嘉其治行,力薦之。大德初,授集賢學士、大中大夫。出持憲湖南,遷江東道廉訪使。復入為翰林學士,遷承旨卒。所著曰《疎齋集》。元初,中州文獻,東人往往稱李、閻、徐,推能文辭有風致者曰姚、盧,蓋謂李謙受益、閻復子靖、徐琰子方、姚燧端父及疎齋也。而推詩專家,必以劉因靜修與疎齋為首。錢唐張雨謂《疎齋集》校官本讀之一過,生風凜然。趙郡蘇天爵曰:國家平定中原,士踵金、宋餘習,率皆粗豪衰苶,涿郡盧公始以清新飄逸為之倡。延祐以來,則有蜀郡虞公、浚儀馬公以雅正之音鳴於時,士皆轉相效慕,而文章之習,今獨為盛焉。臨川吴澄曰:涿郡盧學士所作古詩,類晉清言,古文出入《盤誥》中,字字土盆瓦缶,而倏有三代虎蜼瑚璉之器,見者莫不改視。疎齋嘗著《文章宗旨》云:大凡作詩,須用《三百篇》與《離騷》,言不關于世教,義不存于比興,詩亦徒作。又云:清廟茅屋謂之古,朱門大廈謂之華屋可,謂之古不可。太羹玄酒謂之古,八珍謂之美味可,謂之古不可。知此可與言古文之妙,極與臨川之論相合,亦即疎齋自言其得力歟!

《大辞海》:卢挚(约1242—约1315)元文学家。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涿州(今属河北)人。至元初以荐为元世祖侍从,授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大德初拜集贤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擅诗文词曲。诗与刘因比肩,文与姚燧齐名,散曲多写闲情,风格婉丽,贯云石称其“妩媚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有《疏斋集》,已佚;另有《文心选诀》、《文章宗旨》。散曲今存小令一百二十首。今人辑有《卢疏斋集存》。

《中国人名大词典》:元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字处道﹑莘老,号疏斋。至元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善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又能曲,所作今存者尽为小令。著有《疏斋集》。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242?——1315?)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河南府登封(今属河南)人。弱冠由诸生充元世祖侍从,入仕,累迁少中大夫,河南路总管。大德初授集贤学士,出持宪湖南,迁江东道廉访使,复入为翰林学士,迁承旨,卒。元初,称中州文辞有风致者为姚燧与卢挚,诗则与刘因齐名。卢挚论文主张复古,吴澄说他“古文出入盘诰中,字字土盆瓦釜”(见《盛子渊撷稿序》)。姚云颂扬他“名公文学,师表当代”(《答疏斋书》)。其诗以五言成就最高,苏天爵称赞他以“清新飘逸”之诗变“金宋馀习”(见《书吴子高诗稿后》),虞集指出“五言之道,近世几绝,几十年来人称涿郡卢公”(见《李仲渊诗稿序》),吴澄认为他“所作古诗类皆魏﹑晋清言”(见《盛子渊撷稿序》),可知他是元初转变北方诗风和古诗宗汉魏的先驱者之一。他论诗重教化和义理,坚持儒家的传统诗论,所谓“言不关于世教,义不存于比兴,诗亦徒作”(《文章宗旨》)。因而对李白的提倡风雅极表赞赏(见《题太白墓》)。卢挚又是散曲名家,存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是早期散曲作家中数量最多者之一,风格多样,而以清丽为主,贯云石称“疏斋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见《阳春白雪序》),杨维桢则称他的散曲“奇巧”,吴梅《顾曲麈谈》卷下第四章评他与珠帘秀相互赠答的〔落梅风〕“风致婉妙”。散曲内容多为怀古,也有不少闲适及应酬之作。其词今存二十馀首,词风清婉,部分词作带有曲味。《南村辍耕录》载其《文章宗旨》,内容大抵论作诗大要。所著《疏斋集》及《疏斋续集》已佚,诗文词传世不多,分见于《元文类》﹑《天下同文集》﹑《永乐大典》﹑《尧山堂外纪》和《元诗选》,散曲见《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乐府新编阳春白雪》等。今人李修生辑有《卢疏斋集辑存》,并撰有《卢挚年谱》,于卢之履历述之甚详。其生平事迹又见《元诗选·三集》小传﹑《新元史》卷二三七。(史铁良)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