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潼关拼音版

潼关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3:07:01

全文注音

  • tóng
  • guān
  •  
  • wǎn
  • qīng
  •  
  • tán
  • tóng
  • zhōng
  • gāo
  • yún
  • chéng
  •  
  • qiū
  • fēng
  • chuī
  • sàn
  • βí
  • shēng
  •  
  • liú
  • yóu
  • xiγn
  • shù
  •  
  • shān
  • βóng
  • guān
  • jiě
  • píng
  •  

原文

潼关
[晚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对照翻译

    终古
  • 〔终古:久远。〕
  • 高云簇
  • 〔簇:簇拥。〕
  • 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伟的关隘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 〔束:拘束。〕
  • ,山入潼关
  • 〔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 不解平。
    奔腾的黄河与广袤的原野似乎还不够开阔,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道什么叫平坦。

注释

选自《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版)。谭嗣同(一八六五~一八九八),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
〔终古〕久远。
〔簇〕簇拥。
〔束〕拘束。
〔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相关推荐

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865—1898
清湖南瀏陽人,字復生,號壯飛。少時隨父繼洵居北通州,常至京師。三十歲前后遍游南北。博覽群書,今文經學、佛學、西洋自然科學,無不涉獵,于王夫之、魏源、龔自珍尤為激賞。且喜技擊。甲午戰后,倡新學,著《仁學》,主張沖決網羅,批判綱常名教。光緒二十三年,在湖南協助巡撫陳寶箴興辦新政,創辦時務學堂、南學會、《時務報》、《湘學報》等。二十四年,被召入京,任軍機章京,授四品卿銜,與林旭、楊銳、劉光第同參新政,號“軍機四卿”。變法維新危急之際,夜訪袁世凱,以求支持。變法失敗,不肯走避,愿為因變法而流血之第一人,遂被捕昂然就義,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莽蒼蒼齋詩集》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七九:》谭嗣同,字复生,浏阳人。官江苏知府,加四品卿衔。有《莽苍苍斋诗》。
《词学图录:》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早岁不事科举,从军新疆,入巡抚刘锦裳幕。入资为候补知府。尚新学,在湖南与人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荐授四品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政变作,与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一同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负奇气,与陈三立、吴保初、丁惠康号晚清"四公子"。文破骈散畛域,诗尝试新体,为诗界革命重要一员,所作浏利雄健,如铜丸走阪,骏马注坡。词仅传一首。有《寥天阁文》、《莽苍苍斋诗》。
《莽蒼蒼齋詩補遺:》天發殺機,龍蛇起陸,猶不自懲,而爲此無用之呻吟,抑何靡與?三十前之精力,敝於所謂考據辭章,垂垂盡矣。勉於世,無一當焉,憤而發篋,畢棄之。劉君淞芙獨哀其不自聊,勸令少留,且攟拾殘章爲補遺,姑從之云爾。光緒二十年十二月也。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