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
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
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
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
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组练弃如泥,尺土负百夫。
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
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
吾衰将焉托,存殁再呜呼。
萧条益堪愧,独在天一隅。
乘黄已去矣,凡马徒区区。
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
临餐吐更食,常恐违抚孤。
1.宋中:今河南商丘市南。
2.梁孝王都:汉梁孝王刘武自梁(今开封市)徙都睢阳(即宋州),修园林、扩建城池。
3.陈留亚:仅次于陈留。陈留,是汉、唐以来商业都会。
4.剧:政务繁重之地。贝:贝州,故地在今河北清河。魏:魏州,故地在今河北大名。
5.通衢(qú):大道、交通要到。
6.雠(chóu)不义:杀死不义的坏人。雠,仇杀。
7.倾有无:倾其所有。“有无”是复词偏义,偏在“有”。
8.红尘:指人世间。
9.斯须:片刻。
10.高李:指高适、李白。杜甫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称高适:“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
11.论交:结交。酒垆:酒家安置酒瓮的土台。
12.藻思:写作的才能。
13.色敷腴(yú):颜色和悦的样子。
14.气酣(hān):情绪高昂。吹台:即繁台,在今河南开封东南禹王台公园内。相传为春秋时期师旷吹奏之台。汉梁孝王增筑称“明台”,因此称为“吹台”。
15.怀古:即下面所提汉高祖之事。平芜:长满青草的平原。
16.芒砀(dàng):唐时砀山县属宋州。
17.雁鹜(wù):亦作“鴈鹜”。鹅和鸭。
18.先帝:即唐玄宗。
19.寰(huán)海:海内、天下。
20.长戟(jǐ):比喻军队将领,这里指安禄山、张守琏等。林胡:汉时匈奴种族名。
21.百万:指兵力。
22.献捷:报喜不报忧。
23.组练:组甲练袍,这里指精兵。
24.拓境:即开拓边境。
25.元和:太平和乐的气象。辞:离开。大炉:天地、人间。《庄子》:“以天地为大炉。”这里指天地间。
26.朋友尽:指除高、李外,如郑虔、严武、苏源明等人。
27.合沓(tà):相继重迭的样子。徂(cú):逝。
28.存殁(mò):指活着的自己和死去的友人。呜呼:恸哭。宝应元年(762)李白死,永泰元年(765)高适又死,所以说“再呜呼”。
29.益堪愧:一作“病益盛”。
30.乘黄:传说中的神马,喻指高李。
31.凡马:杜甫自谓。徒区区:空怀有诚恳的心,却徒劳无用。杜甫十分爱才,因此对高李之死,十分痛惜。
32.颜鲍:指颜延之和鲍照。
33.荆巫:荆州巫峡,指漂泊夔州。
34.违抚孤:无力照顾朋友的遗孤。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2—770
杜甫: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