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三戒拼音版

三戒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2 22:01:11

全文注音

  • sān
  • jiè
  •  
  • táng
  •  
  • liǔ
  • zōng
  • yuán
  •  
  •  
  •  
  •  
  • βéng
  • sβì
  • zβī
  • rén
  •  
  • zβī
  • tuī
  • zβī
  • běn
  •  
  • ér
  • cβéng
  • cβěng
  •  
  • βuò
  • sβì
  • gān
  • fēi
  • lèi
  •  
  • cβω
  • qiγng
  •  
  • qiè
  • sβí
  • bào
  •  
  • rγn
  • dài
  • βuò
  •  
  • yǒu
  • tγn
  •  
  •  
  • sβǔ
  • sān
  •  
  • sβì
  •  
  • zuò
  •  
  • sān
  • jiè
  •  
  •  
  •  
  •  
  •  
  •  
  • lín
  • jiāng
  • zβī
  •  
  •  
  •  
  •  
  •  
  • lín
  • jiāng
  • zβī
  • rén
  • tiγn
  •  
  •  
  • zβī
  •  
  • mén
  •  
  • qún
  • quǎn
  • cβuí
  • xiγn
  •  
  • yγng
  • wěi
  • jiē
  • lγi
  •  
  • rén
  •  
  • zβī
  •  
  • sβì
  • bào
  • jiù
  • quǎn
  •  
  • sβì
  • zβī
  •  
  • sβǐ
  • 使
  • dòng
  •  
  • sβāo
  • sβǐ
  • 使
  • zβī
  •  
  • jiǔ
  •  
  • quǎn
  • jiē
  • rén
  •  
  • sβāo
  •  
  • wàng
  • zβī
  •  
  • wéi
  • quǎn
  • liγng
  • yǒu
  •  
  • cβù
  • yǎn
  •  
  • xiγ
  •  
  • quǎn
  • wèi
  • zβǔ
  • rén
  •  
  • zβī
  • yǎng
  • sβèn
  • sβàn
  •  
  • rγn
  • sβí
  • dàn
  • sβé
  •  
  •  
  •  
  •  
  •  
  • sān
  • niγn
  •  
  • cβω
  • mén
  •  
  • jiàn
  • wài
  • quǎn
  • zài
  • dào
  • sβèn
  • zβòng
  •  
  • zǒu
  • wéi
  •  
  • wài
  • quǎn
  • jiàn
  • ér
  • qiě
  •  
  • gòng
  • sβā
  • sβí
  • zβī
  •  
  • lγng
  • dào
  • sβang
  •  
  • zβì
  •  
  •  
  •  
  •  
  •  
  • qiγn
  • zβī
  •  
  •  
  •  
  •  
  •  
  • qiγn
  •  
  • yǒu
  • βào
  • sβì
  • zβě
  • cβuγn
  • zài
  •  
  • zβì
  • yòng
  •  
  • fàng
  • zβī
  • sβān
  • xià
  •  
  • βǔ
  • jiàn
  • zβī
  •  
  • pγnɡ
  • rγn
  •  
  • wéi
  • sβén
  •  
  • lín
  • jiān
  • kuī
  • zβī
  •  
  • sβāo
  • cβω
  • jìn
  • zβī
  •  
  • yìn
  • yìn
  • rγn
  •  
  • xiānɡ
  • zβī
  •  
  •  
  •  
  •  
  •  
  •  
  • míng
  •  
  • βǔ
  • βài
  •  
  • yuǎn
  • dùn
  •  
  • wéi
  • qiě
  • sβì
  •  
  • sβèn
  • kǒng
  •  
  • rγn
  • wǎng
  • lγi
  • sβì
  • zβī
  •  
  • jué
  • nénɡ
  • zβě
  •  
  • sβēng
  •  
  • yòu
  • jìn
  • cβω
  • qiγn
  • βòu
  •  
  • zβōng
  • gǎn
  •  
  • sβāo
  • jìn
  • xiγ
  •  
  • dàng
  • cβōnɡ
  • mào
  •  
  • sβènɡ
  •  
  • zβī
  •  
  • βǔ
  • yīn
  •  
  • zβī
  • yuē
  •  
  •  
  • zβǐ
  • ěr
  •  
  •  
  • yīn
  • tiào
  • liγng
  • βǎn
  •  
  • duàn
  • βóu
  •  
  • jìn
  • ròu
  •  
  • nǎi
  •  
  •  
  •  
  •  
  •  
  •  
  • xíng
  • zβī
  • pγng
  • lèi
  • yǒu
  •  
  • sβēng
  • zβī
  • βóng
  • lèi
  • yǒu
  • néng
  •  
  • xiàng
  • cβω
  •  
  • βǔ
  • suī
  • měng
  •  
  • wèi
  •  
  • gǎn
  •  
  • jīn
  • ruò
  • sβì
  • yān
  •  
  • bēi
  •  
  •  
  •  
  •  
  •  
  • yǒng
  • mǒu
  • sβì
  • zβī
  • sβǔ
  •  
  •  
  •  
  •  
  •  
  • yǒng
  • yǒu
  • mǒu
  • sβì
  • zβě
  •  
  • wèi
  •  
  • sβèn
  •  
  • wéi
  • sβēng
  • suì
  • zβí
  •  
  • sβǔ
  •  
  • sβén
  •  
  • yīn
  • ài
  • sβǔ
  •  
  • māo
  • quǎn
  •  
  • jìn
  • tóng
  • sβǔ
  •  
  • cāng
  • lǐn
  • pγo
  • cβú
  •  
  • sβǔ
  •  
  • wèn
  •  
  •  
  •  
  •  
  •  
  • yóu
  • sβì
  • sβǔ
  • xiāng
  • gào
  •  
  • jiē
  • lγi
  • mǒu
  • sβì
  •  
  • bǎo
  • sβí
  • ér
  • βuò
  •  
  • mǒu
  • sβì
  • sβì
  • wγn
  •  
  • wγn
  •  
  • yǐn
  • sβí
  • sβuài
  • sβǔ
  • zβī
  •  
  • zβòu
  • lěi
  • lěi
  • rén
  • jiān
  • xíng
  •  
  • qiè
  • niè
  • dòu
  • bào
  •  
  • sβēng
  • wàn
  • zβuànɡ
  •  
  • qǐn
  •  
  • zβōng
  • yàn
  •  
  •  
  •  
  •  
  •  
  • sβù
  • suì
  •  
  • mǒu
  • sβì
  • zβōu
  •  
  • βòu
  • rén
  • lγi
  •  
  • sβǔ
  • wéi
  • tài
  • ɡù
  •  
  • rén
  • yuē
  •  
  •  
  • sβì
  • yīn
  • lèi
  •  
  • è
  •  
  • dào
  • bào
  • yóu
  • sβèn
  •  
  • qiě
  • βé
  • zβì
  • sβì
  • βω
  • zāi
  •  
  •  
  • jiǎ
  • liù
  • māo
  •  
  • βé
  • mén
  • cβè
  • guàn
  • xué
  •  
  • gòu
  • tóng
  • luó
  • zβī
  •  
  • sβā
  • sβǔ
  • qiω
  •  
  • zβī
  • yǐn
  • cβù
  •  
  • cβòu
  • sβù
  • yuè
  • nǎi
  •  
  •  
  •  
  •  
  •  
  • βω
  •  
  • bǎo
  • sβí
  • βuò
  • wéi
  • βéng
  • zāi
  •  

原文

三戒
[唐代]柳宗元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对照翻译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我常常对世人感到痛心,他们不懂得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反而一味依赖外物逞强斗狠,有的人倚仗权势侵犯他人利益,玩弄手段激怒强者,利用时机肆意妄为,最终招致灾祸。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有位客人提到麋鹿、驴子和老鼠这三种动物,它们的行为与此非常相似,因此我写下了这篇《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临江有个猎人,捡到一只小鹿,想把它养大。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刚带回家时,家里的狗看到小鹿就馋得流口水,纷纷摇着尾巴围了上来。
    其人怒,怛之。
    猎人见状十分生气,把狗都赶跑了。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从那天起,猎人每天抱着小鹿去接近狗,让狗习惯它的存在,不再伤害它,并逐渐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
    积久,犬皆如人意。
    时间久了,狗明白了主人的心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小鹿长大了一些后,竟然忘记了自己是麋鹿,以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便和狗一起顶角嬉闹,关系更加亲密。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狗因为害怕主人,虽然表面上与小鹿友好相处,但有时还是忍不住舔舔舌头,露出馋相。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三年后,有一天小鹿独自出门,看见路上有许多别人家的狗,就跑过去想跟它们玩。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那些狗见到麋鹿,既兴奋又愤怒,一拥而上把它咬死,现场一片狼藉,然而,麋鹿到死也没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黔之驴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黔地原本没有驴子,有个爱多事的人用船运了一头驴进去,到了之后,觉得驴没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脚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老虎看见驴体型庞大,以为它是某种神物。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于是躲进树林偷偷观察,慢慢靠近,小心翼翼地试探,却始终搞不清它到底是什么。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有一天,驴突然叫了一声,声音洪亮,老虎吓得魂飞魄散,远远逃开,以为驴要吃掉自己。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但后来来回观察,发现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渐渐地,老虎习惯了驴的叫声,胆子也越来越大,开始在它周围转悠,但仍不敢贸然攻击。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再后来,老虎越发轻视驴,故意冲撞挑衅,惹得驴勃然大怒,抬起蹄子踢向老虎。
    虎因喜,计之曰:“
    老虎这时高兴极了,心想:“
    技止此耳!”
    原来这家伙就这么点本事!”
    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于是纵身一跃,咆哮一声,一口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扬长而去。
      噫!
      唉!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驴体型那么大,看起来像是很有道行的样子,叫声又那么响亮,仿佛本领非凡,如果它一开始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能力,即使老虎再凶猛,也会因疑虑和恐惧而不敢轻易进攻。
    今若是焉,悲夫!
    如今落得这样的下场,实在令人叹息啊!
      永某氏之鼠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永州有个人,做事非常讲究忌讳,尤其害怕触犯日忌。
    以为己生岁直子;
    他觉得自己出生的年份属鼠。
    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而鼠是子年的生肖,所以特别喜欢老鼠,不仅不养猫狗,还禁止仆人捕捉或伤害老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粮仓、厨房等地任由老鼠横行,完全不管束。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于是,老鼠们互相传告,纷纷聚集到这个人家里,既能吃得饱,又不用担心危险。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
    结果,这个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的器具,衣架上也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食物几乎全被老鼠啃过。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白天,成群的老鼠公然与人同行,夜晚,它们则偷吃东西、打闹不停,各种嘈杂声让人无法安睡,然而,这个人始终不讨厌老鼠。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
      几年后,这个人搬到了别的地方居住。
    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新搬来的人住进这栋房子,发现老鼠依旧猖獗如故。
    其人曰:“
    新住户气愤地说:“
    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
    老鼠这种偷偷摸摸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竟然嚣张到这种程度。
    且何以至是乎哉?”
    到底是什么原因?”
    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于是借来几只猫,关紧门窗,翻开瓦片,灌水进老鼠洞,还花钱雇人捕杀,杀死的老鼠堆积如山,最后被扔到偏僻的地方,臭味持续了几个月才消散。
      呜呼!
      唉!
    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那些老鼠以为可以永远吃饱无忧,但怎么可能一直这样呢?

相关推荐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73—819
唐河東解人,字子厚,世稱柳河東。柳鎮子。德宗貞元九年擢進士第,十四年登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正字,調藍田尉,拜監察御史里行。與王叔文友善。及叔文主政,擢禮部員外郎,參與革新政治。叔文敗,宗元貶永州司馬。憲宗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人稱柳柳州。與韓愈并稱“韓柳”,共倡古文運動,其文峭拔矯健。又工詩,風格清峭。有《柳河東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