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榷,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晓色:拂晓时的天色。
芳榭:华丽的水边楼台。
蹴(cù):踢。红英:此指飘落的花瓣。
榆钱:春天时榆树初生的榆荚,形状似铜钱而小,甜嫩可食,俗称榆钱。
绿水桥平:春水涨满了小河,与小河平齐。
秦筝:古代秦地所造的一种弦乐器,形似瑟,十三弦。
珠钿翠盖:形容装饰华丽的车子。珠钿,指车上装饰有珠宝和嵌金。翠盖,指车盖上缀有翠羽。
玉辔红缨:形容马匹装扮华贵。玉辔,用玉装饰的马缰绳。红缨,红色穗子。
金榷(què):金制的饮酒器。在《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及《全宋词》里,金榷也作金榼(kē)。
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州。此指饮酒之地。
“豆蔻”句:化用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意,写旧识的少女。
“十年”句:用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句意,抒今昔之慨。
芜城:即广陵城,今之扬州。因鲍照作《芜城赋》讽咏扬州城的废毁荒芜,后世遂以芜城代指扬州。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49—1100
宋揚州高郵人,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少從蘇軾游。神宗元豐八年進士。為定海主簿。哲宗元祐初,以蘇軾薦,除太學博士,復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紹圣元年,因坐元祐黨籍,通判杭州。又以增損《實錄》罪,責監處州酒稅。繼迭遭貶謫,編管橫州、雷州。徽宗即位,召為宣德郎,北歸至藤州卒。善詩賦策論,尤工詞,屬婉約派。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有《淮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