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是岁〕这年。指作《前赤壁赋》的同一年,即一〇八二年。
〔望〕旧历十五日。
〔雪堂临皋〕临皋即临皋馆,也称临皋亭,在黄冈市南长江边上。苏轼于一〇八〇年贬到黄州(今黄冈)做团练副使,就住在临皋馆,并在附近的东坡筑雪堂,自号为东坡居士。
〔黄泥之坂(bǎn)〕即黄泥坂,在临皋馆附近。坂,山坡。
〔顾〕看。
〔行歌〕且行且唱,互相酬答。
〔已而〕一会儿。
〔松江〕松江县,现属上海市。以产鲈鱼著名。
〔顾〕表示转折,等于说“但是”“不过”。
〔安所〕何处。
〔诸〕“之于”的合音。
〔斗〕盛酒器。
〔子〕古代对男子第二人称的尊称。
〔不时〕预料不到的时候。
〔履〕践,踏。
〔巉(chán)岩〕险峻的山崖。
〔披〕分开。
〔蒙茸(róng)〕杂乱的丛草。
〔踞〕蹲或坐。
〔虎豹〕指虎豹形状的石头。
〔虬(qiú)龙〕指虬龙状的树木,形容树干弯曲的形状。虬,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角的小龙。
〔鹘(hú)〕隼,一种凶鸟。
〔危〕高而险。
〔冯(píng)夷〕古代传说中的水神名。
〔幽宫〕幽深的水府。
〔划然〕指长啸声。
〔啸〕撮口发出长而清的声音,借以抒发郁郁不乐的情怀。
〔风起水涌〕原是自然现象,作者故意附会为长啸的结果,借以衬托自己的心情。
〔悄然〕忧愁的样子。
〔肃然〕严肃的样子。这里指害怕的样子。
〔凛乎〕令人敬畏的样子。
〔反〕通“返”。
〔中流〕水流当中。
〔玄裳缟衣〕黑裙白衣。裳,古人称下衣为裳。
〔戛(jiá)然〕象声词。这里指鸟鸣声。
〔须臾〕一会儿。
〔羽衣〕道士穿的衣服。
〔蹁跹(piánxiān)〕旋转的舞态,这里比喻道士体态轻盈。
〔揖〕旧时拱手礼。
〔呜呼噫嘻〕感叹词。
〔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日。畴,语助词。
〔寤〕睡醒。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36—1101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蘇洵子。仁宗嘉祐二年進士。再中制科。為鳳翔府簽書判官,召試得直史館,攝開封府推官。神宗熙寧中上書論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豐中,因詩托諷,逮赴臺獄,后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兼侍讀。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會大旱,饑疾并作,軾請免上供米,又減價糶常平米,存活甚眾。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軾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東西三十里修長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為翰林承旨,尋因讒出知潁州,徙揚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出知定州,后貶惠州。紹圣中累貶瓊州別駕,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還,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尋病逝常州。謚文忠。所作詩文清新暢達,作詞豪放,開拓內容,突破綺靡詞風,工書善畫。有《東坡七集》、《東坡志林》、《東坡樂府》、《仇池筆記》《論語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