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溪上拼音版

溪上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1:48:54

全文注音

  • shàng
  •  
  • táng
  •  
  • kuàng
  • cǎi
  • lián
  • shàng
  •  
  • zhōu
  • xiǎo
  • qiè
  • yáo
  • fγnɡ
  •  
  • βīng
  • yuān
  • yāng
  • 宿
  •  
  • shuǐ
  • yωn
  • liáo
  • luàn
  • hónɡ
  •  

原文

溪上
[唐代]顾况

采莲溪上女,舟小怯摇风。
惊起鸳鸯宿,水云撩乱红。

相关推荐

顾况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大辞海》:顾况(约730—806后)唐诗人。字逋翁,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二载(公元757年)登进士第。曾官著作佐郎。以嘲诮当朝权贵,被劾贬饶州司户。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山人。性诙谐放任,好佛老,善画山水。其诗重气骨,尤长于歌行,造语颇能出人意表。有《华阳集》。其诗集题作《华阳真逸诗》、《顾逋翁诗集》。

《中国人名大词典》:唐苏州(今属江苏)人,字逋翁。约生于开元年间。至德进士。大历间曾至滁州等地,又至江西,与李泌等交往。建中﹑贞元之际,从韩滉为镇海军节度判官。柳浑辅政,召为校书郎,迁著作郎。贞元五年(789)贬饶州司户。后隐居茅山,自称华阳山人。卒年当在元和元年(806)以后。诗文绘画都有成就。诗歌风格近似李贺,笔调富于想像。所撰《文论》,见解与古文作家相近。画工山水。今存明人辑本《华阳集》。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唐蘇州人,字逋翁。肅宗至德二載進士。善為歌詩,工畫山水。初為韓混江南判官。德宗時,柳渾輔政,薦為秘書郎。素善于李泌,師事之,得其服氣之法。及泌相,自謂當得達官,久之,遷著作郎,心不樂,求歸于吳。及泌卒,作《海鷗詠》嘲誚權貴,大為所嫉。德宗貞元五年被憲司劾貶饒州司戶,遂全家去,隱茅山,自稱華陽山人。有《華陽集》。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生卒】:727?—816?
字逋翁,號華陽山人,又號悲翁,排行十二,蘇州海鹽(今浙江海鹽)人。曾求知新亭監,監在鹽官(即海鹽)海濱,見《尚書故實》。肅宗至德二載(757)進士及第。代宗大歷八、九年(773、774)于永嘉一帶任度支鹽鐵轉運使府下屬官;十年,曾至江西,與李泌、柳渾交往,吟詠自適。德宗建中二年(781)至貞元二年(786),在鎮海軍節度使韓滉幕下任判官。后隨韓滉入朝,為大理寺司直。貞元三年,柳渾輔政,顧為校書郎;李泌繼入,遷為著作郎(一說著作佐郎)。貞元五年(789),柳、李相繼去世,顧乃為眾所排,貶為饒州司戶參軍。途經蘇州、杭州、睦州、信州,與當地刺史韋應物、房孺復、韋儹、劉太真相唱和。貞元十年返蘇州,定居茅山。曾來往湖州、揚州、宣州、嘉興、常熟等地,約卒于憲宗元和十一年(816)。生平事跡見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顧況集序》、《舊唐書·李泌傳》附《顧況傳》。顧況視詩歌為“理亂之所經,王化之所興”,反對徒求文采之麗。所作《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開白居易新樂府先聲。張為《詩人主客圖》以白居易為廣大教化主,列顧況為升堂。其詩頗有縱橫奇詭之作,皇甫湜言其“逸歌長句,駿發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顧況集序》)。有明刻本《華陽集》,內詩賦2卷、文1卷。又《唐詩百名家全集》有《顧逋翁詩集》4卷。今人王啟興、張虹有《顧況詩注》。《全唐詩》存詩4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4首,斷句2。
《唐诗汇评:》顾况(约727-820),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亦称苏州(今属江苏)人,或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二载,登进士第。尝求知新亭监,又为盐铁从事,大历中粜盐温州。建中中,以大理司直为润州节度使韩滉判官。与李泌、柳浑善,贞元三年,柳浑为相,荐为秘书郎。李泌为相,转著作佐郎。五年,泌卒,况作《海鸥咏》嘲诮权贵,贬饶州司户。后归吴,隐于茅山,卒年九十馀。有《顾况集》二十卷,己佚。后人辑有《顾华阳集》三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词学图录:》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与元结同时而略晚,亦新乐府作者。有《竹枝》等词。
《黄鹤楼志·人物篇:》顾况(约727—约820)唐代诗人。字逋翁,号华阳山人,晚年自号悲翁。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二年(757)进士,历官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幕府判官、著作佐郎,贬饶州司户参军。善画,著《画评》一卷,已佚。《全唐诗》存其诗四卷,《全唐文》存其文三卷。有《华阳集》。曾在黄鹤楼游赏,作诗《黄鹄楼歌送独孤助》送别故人,“鄂州杂诗碑”录存该诗。
《全唐诗补逸:》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补诗一首。

《古代作品中的评论》

《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顾况集序》:》吴中山泉,气状英淑怪丽……君出其中间,翕轻清以为性,结冷汰以为质,煦鲜荣以为词。偏于逸歌氏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李白、杜甫已死,非君将谁与欤?
《唐国史补:》吴人顾况:词句清绝,杂之以诙谐,尤多轻薄。为著作郎,傲毁朝列,贬死江南。
《南部新书:》顾况志尚疏逸,近于方外。时辈招以好官,况以诗答之曰:“四海如今已太平,相公何用唤狂生?此身还侣笼中鹤,东望瀛洲叫一声。”
《沧浪诗话:》顾况诗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风骨处。
《《唐诗品》:》况诗天才不足,而问辩有馀,虽有骨气,殊乏风采。其《补亡》诸诗,颇有流调可讽,然词旨不圆,终违机悟。晚居华山,自号华阳真逸。今观其诗,类非裁谢风尘,超脱凡径,此岂感贶于山灵者耶!
《诗薮:》唐人诸古体,四言无论,为骚者太白外,王维、顾况二家,皆意浅格卑,相去千里。
《《大历诗略》:》逋翁乐府歌行多奇趣,拟之青莲近似,但无逸气耳……其稍平正可法者却高。
《石洲诗话:》顾逋翁歌行,邪门外道,直不入格。
《查世沣《重刻顾华阳集序》:》观其气度之磊落,诗笔之骏发踔厉,语必惊人,正孔门中狂者,故自称狂生。翁尝称皇甫堤为扬雄、孟某,翁即杨雄、孟某矣。其祭陆端公文曰:“有书满屋,与人共分,破富为贫,好事日闻。”何胸次之豁达开朗如是也!翁盖自写其郁抑不平之气,借友人为杯酒耳,非狂者而能作如是语乎?
《贺桂龄《重订顾华阳集序》:》其文体与顾亭林先生有间,而骨力之苍雄、志气之豪迈,踔厉峻发,不可一世。
《三唐诗品:》其源出于汤惠休,幽永善怀,如层波叠藻,虽渊澜未阔,而芳润相因。行路悲歌,扣乐府之噤喉,傅齐梁之粉泽,六朝香草,犹胜晚季风华。
《《诗学渊源》:》况乐府歌行颇著于时。其杂曲长短句以体质自高,微伤于直率。《补亡》、《拟古》诸作,犹落言诠。间作绝句宫词,则殊不减王建,然已逗晚唐之先。其乐府则齐梁也。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