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奉待严大夫拼音版

奉待严大夫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1:57:31

全文注音

  • fèng
  • dài
  • yán
  •  
  • táng
  •  
  • shū
  • fāng
  • yòu
  • rén
  • lγi
  •  
  • zhòng
  • zhèn
  • hγi
  • shì
  • cγi
  •  
  • chγng
  • guài
  • piān
  • zhōng
  • βài
  •  
  • zhī
  • jīng
  • jié
  • niγn
  • huí
  •  
  • jiào
  • yīng
  •  
  • yuǎn
  • xià
  • jīng
  • mén
  • cuī
  •  
  • shēn
  • lǎo
  • shí
  • wēi
  • huì
  • miàn
  •  
  • shēng
  • jīn
  • bào
  • xiàng
  • shuí
  • kāi
  •  

原文

奉待严大夫
[唐代]杜甫

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隔年回。
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荆门去鹢催。
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


注释

此诗作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杜甫53岁,表达了作者等待严大夫(严武)重来镇蜀时的喜悦心情。

①《列子》:“殊方偏国。”

②《汉书·冯奉世传》:韩昌为偏裨(裨,pí,副、小),到陇西。《后汉·袁绍传》:“偏裨列校,勤不见纪。”

③《唐·职官志》: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受命之日,赐之旌节。时武为剑南节度使也。《周礼》:“道路用旌节。”注:“析羽为旌,以彰其节。”终日待而隔年方回,怪其回之迟也。武入朝在宝应元年秋,其回成都在广德二年春,除前后相见时,中间止隔一年耳。唐凌敬诗:“已复长望隔年人。”

④巴徼(徼,jiào,边界),巴在边徼也。

⑤《子虚赋》:“浮文鹢(鹢,yì,指船)。”赵曰:船首画鹢,以惊水怪。《淮南子》:“龙舟首。”《方言注》:“鹢,鸟名。今江东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

⑥古诗:“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相关推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2—770
        杜甫: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