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钴鉧潭西小丘记拼音版

钴鉧潭西小丘记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10/12 21:39:07

全文注音

  • tán
  • 西
  • xiǎo
  • qiū
  •  
  • táng
  •  
  • liǔ
  • zōng
  • yuán
  •  
  •  
  •  
  •  
  • 西
  • shān
  • hòu
  •  
  • xún
  • shān
  • kǒu
  • 西
  • běi
  • dào
  • γr
  • bǎi
  •  
  • yòu
  • tán
  •  
  • tán
  • 西
  • γr
  • shí
  •  
  • dāng
  • tuān
  • ér
  • jùn
  • zhě
  • wéi
  • liáng
  •  
  • liáng
  • zhī
  • shàng
  • yǒu
  • βiū
  • yān
  •  
  • shēng
  • zhú
  • shù
  •  
  • βí
  • shí
  • zhī
  • yǎn
  • jiǎn
  •  
  • ér
  • chū
  •  
  • zhēng
  • wéi
  • βí
  • zhuàng
  • zhě
  •  
  • dài
  • shǔ
  •  
  • βí
  • βīn
  • rán
  • xiāng
  • lěi
  • ér
  • xià
  • zhě
  •  
  • ruò
  • niú
  • zhī
  • yǐn
  •  
  • βí
  • chōng
  • rán
  • jiǎo
  • liγ
  • ér
  • shàng
  • zhě
  •  
  • ruò
  • xióng
  • zhī
  • dēng
  • shān
  •  
  •  
  •  
  •  
  •  
  • βiū
  • zhī
  • xiǎo
  • néng
  •  
  • lóng
  • ér
  • yǒu
  • zhī
  •  
  • wγn
  • βí
  • zhǔ
  •  
  • yuē
  •  
  •  
  • táng
  • shω
  • zhī
  • βω
  •  
  • huò
  • ér
  • shòu
  •  
  •  
  • wγn
  • βí
  • jià
  •  
  • yuē
  •  
  •  
  • zhǐ
  • bǎi
  •  
  •  
  • lián
  • ér
  • shòu
  • zhī
  •  
  • shēn
  • yuán
  •  
  • yuán
  • shí
  • tóng
  • yóu
  •  
  • jiē
  •  
  • chū
  • wài
  •  
  • gēng
  • βǔ
  • βω
  • yòng
  •  
  • chǎn
  • huω
  • cǎo
  •  
  • βù
  • γ
  •  
  • liγ
  • huǒ
  • ér
  • fén
  • zhī
  •  
  • jiā
  •  
  • měi
  • zhú
  •  
  • βí
  • shí
  • xiǎn
  •  
  • yóu
  • βí
  • zhōng
  • wàng
  •  
  • shān
  • zhī
  • gāo
  •  
  • yún
  • zhī
  •  
  • zhī
  • liú
  •  
  • niǎo
  • shòu
  • zhī
  • áo
  • yóu
  •  
  • rán
  • huí
  • βiǎo
  • xiàn
  •  
  • xiào
  • βiū
  • zhī
  • xià
  •  
  • zhěn
  • ér
  •  
  • βīng
  • lěng
  • lěng
  • zhuàng
  • móu
  •  
  • yíng
  • yíng
  • zhī
  • shēng
  • ěr
  • móu
  •  
  • yōu
  • rán
  • ér
  • zhě
  • shén
  • móu
  •  
  • yuān
  • rán
  • ér
  • jωng
  • zhě
  • xīn
  • móu
  •  
  • xún
  • ér
  • zhě
  • γr
  •  
  • suī
  • hào
  • shω
  • zhī
  • shω
  •  
  • huò
  • wγi
  • néng
  • zhω
  • yān
  •  
  •  
  •  
  •  
  •  
  •  
  • βiū
  • zhī
  • shγng
  •  
  • zhω
  • zhī
  • fēng
  •  
  • hào
  •  
  •  
  •  
  • guω
  • yóu
  • zhī
  • shω
  • zhēng
  • mǎi
  • zhě
  •  
  • zēng
  • βiān
  • jīn
  • ér
  •  
  • jīn
  • βω
  • shω
  • zhōu
  •  
  • nóng
  • guò
  • ér
  • lòu
  • zhī
  •  
  • bǎi
  •  
  • lián
  • suω
  • néng
  • shòu
  •  
  • ér
  • shēn
  • yuán
  •  
  • zhī
  •  
  • shω
  • βí
  • guǒ
  • yǒu
  • zāo
  •  
  • shū
  • shí
  •  
  • suǒ
  • βiū
  • zhī
  • zāo
  •  

原文

钴鉧潭西小丘记
[唐代]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对照翻译

      得西山后八日,寻
  • 〔寻:通“循”,沿着。〕
  • 山口西北道
  • 〔道:行走。〕
  • 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我)发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往西北方向走了两百步,又找到了钴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
  • 〔湍:急流。〕
  • 而浚
  • 〔浚:深水。〕
  • 者为鱼梁
  • 〔鱼梁: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
    钴鉧潭西边二十五步远的地方,水流湍急且深的地方有一道坝。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坝顶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长满了竹子和树木。
    其石之突怒
  • 〔突怒:形容石头突出隆起。〕
  • 偃蹇
  • 〔偃蹇: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
  •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
  • 〔殆:几乎,差不多。〕
  • 不可数。
    小丘上的石头有的突出隆起,有的高高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几乎数都数不过来。
    其嵚然
  • 〔嵚然:山势高峻的样子。〕
  • 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
    那些层层叠叠、相互依偎的石头,看起来就像在小溪里低头喝水的牛马;
    其冲然
  • 〔冲然:向上或向前的样子。〕
  • 角列
  • 〔角列:争取排到前面去,一说,像兽角那样排列。〕
  • 而上者,若熊罴
  • 〔罴:棕熊。〕
  • 之登于山。
    而那些高高耸起、像兽角一样斜列向上冲的石头,则像是在山上攀爬的棕熊。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
  • 〔笼:包笼,包罗。〕
  • 而有之。
      这个小丘很小,还不到一亩地,完全可以装进笼子里占为己有。
    问其主,曰:“
    (我)打听小丘的主人是谁,有人告诉我:“
    唐氏之弃地,货
  • 〔货:卖,出售。〕
  • 而不售
  • 〔不售:卖不出去。〕
  • 。”
    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卖却没人买。”
    问其价,曰:“
    (我)问它的价钱,有人回答:“
    止四百。”
    只要四百文。”
    余怜
  • 〔怜:爱惜。〕
  • 而售之。
    我很喜欢这个小丘,就把它买了下来。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当时李深源和元克己正和我一起游玩,他们都非常高兴,觉得这是意外的收获。
    即更
  • 〔更:轮番,一次又一次。〕
  • 取器用
  • 〔器用:器具,工具。〕
  • ,铲刈
  • 〔刈:割。〕
  • 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我们)于是轮流拿起工具,铲除杂草,砍掉杂树,然后点起大火把它们烧掉。
    嘉木立,美竹露。
    清理之后,美丽的树木显露出来,秀美的竹子也显现出来了。
    奇石显。
    奇峭的石头更是展露无遗。
    由其中
  • 〔其中:小丘的当中。〕
  • 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
  • 〔举:全。〕
  • 熙熙然
  • 〔熙熙然:和悦的样子。〕
  • 回巧
  • 〔回巧:呈现巧妙的姿态,〕
  • 献技
  • 〔技:指景物姿态的各自的特点。〕
  • ,以效
  • 〔效:效力,尽力贡献。〕
  • 兹丘之下。
    (我们)站在小丘中间向四周眺望,只见高高的山岭、漂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还有自由自在飞舞的鸟儿和奔跑的野兽,全都欢快地展现自己的姿态,仿佛在为这个小丘增添光彩。
    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
  • 〔瀯瀯:象声词,像水回旋的声音。〕
  • 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我们在小丘上)枕着石头躺在地上,眼睛看到的是清澈明净的景色,耳朵听到的是流水潺潺的声音,精神感受到的是悠远开阔的气息,心灵体会到的是恬静幽深的意境。
    不匝旬
  • 〔匝旬:满十天。匝,周。旬,十天为一旬。〕
  • 而得异地者二,虽
  • 〔虽:即使,纵使,就是。〕
  • 古好事
  • 〔好事:爱好山水。〕
  • 之士,或
  • 〔或:或许,只怕,可能。〕
  • 未能至焉。
    不到十天的时间,我就得到了两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即使古代那些酷爱山水的人,恐怕也不曾到过这样的地方吧。
      噫!
      唉!
    以兹丘之胜
  • 〔胜:指优美的景色。〕
  • ,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凭借这小丘如此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在京都附近的沣、镐、鄠、杜这些繁华的地方,那么喜欢游玩的人会争相购买,价格每天涨几千文,可能反而更难买到。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
  • 〔陋:鄙视,轻视。〕
  • 之,贾四百,连岁
  • 〔连岁:多年,接连几年。〕
  • 不能售。
    可是如今它被遗弃在这偏僻的永州,连农民和渔夫路过时都会看不起它,售价只有四百文钱,几年都没人要。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而唯独我和李深源、元克己因为得到了它而感到高兴,难道拥有这个小丘真的要靠运气吗?
    书于石,所以
  • 〔所以:用来……的。〕
  • 贺兹丘之遭也。
    (我)写下这篇文章刻在石碑上,用来庆祝(我和)这小丘的美好相遇。

注释

〔寻〕通“循”,沿着。
〔道〕行走。
〔步〕指跨一步的距离。
〔潭〕原选本无,据中华书局版《柳河东集》补。
〔湍〕急流。
〔浚〕深水。
〔鱼梁〕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
〔突怒〕形容石头突出隆起。
〔偃蹇〕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
〔殆〕几乎,差不多。
〔嵚然〕山势高峻的样子。
〔冲然〕向上或向前的样子。
〔角列〕争取排到前面去,一说,像兽角那样排列。
〔罴〕棕熊。
〔不能〕不足,不满,不到。
〔笼〕包笼,包罗。
〔货〕卖,出售。
〔不售〕卖不出去。
〔怜〕爱惜。
〔售〕买。
〔更〕轮番,一次又一次。
〔器用〕器具,工具。
〔刈〕割。
〔其中〕小丘的当中。
〔举〕全。
〔熙熙然〕和悦的样子。
〔回巧〕呈现巧妙的姿态,
〔技〕指景物姿态的各自的特点。
〔效〕效力,尽力贡献。
〔清泠〕形容景色清凉明澈。
〔谋〕这里是接触的意思。
〔瀯瀯〕象声词,像水回旋的声音。
〔匝旬〕满十天。匝,周。旬,十天为一旬。
〔虽〕即使,纵使,就是。
〔好事〕爱好山水。
〔或〕或许,只怕,可能。
〔焉〕表示估量语气。
〔胜〕指优美的景色。
〔陋〕鄙视,轻视。
〔连岁〕多年,接连几年。
〔其〕岂,难道。
〔遭〕遇合,运气。
〔所以〕用来……的。

相关推荐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73—819
唐河東解人,字子厚,世稱柳河東。柳鎮子。德宗貞元九年擢進士第,十四年登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正字,調藍田尉,拜監察御史里行。與王叔文友善。及叔文主政,擢禮部員外郎,參與革新政治。叔文敗,宗元貶永州司馬。憲宗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人稱柳柳州。與韓愈并稱“韓柳”,共倡古文運動,其文峭拔矯健。又工詩,風格清峭。有《柳河東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