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拼音版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3:50:20

全文注音

  • shào
  • nián
  • yóu
  • ·
  • ·
  • cēn
  • yān
  • shù
  • líng
  • qiáo
  •  
  • běi
  • sòng
  •  
  • liǔ
  • yǒng
  •  
  •  
  •  
  •  
  • cēn
  • yγn
  • shù
  • líng
  • qiáo
  •  
  • fēng
  • jωn
  • qián
  • cháo
  •  
  • shuγi
  • yáng
  • liǔ
  •  
  • jīng
  • pγn
  • zhé
  •  
  • qiáo
  • cuω
  • chǔ
  • gōng
  • yγo
  •  
  •  
  •  
  •  
  •  
  • yáng
  • xián
  • dàn
  • qiū
  • guγng
  • lǎo
  •  
  • mǎn
  • héng
  • gγo
  •  
  • yáng
  • guγn
  •  
  • duàn
  • cháng
  • shēng
  • jωn
  •  
  • píng
  • lán
  • ráo
  •  

原文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宋代]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注释

〔少年游〕词牌名。《乐章集》《张子野词》入“林钟商”,《清真集》分入“黄钟”“商调”。各家句读亦多出入,兹以柳词为定格。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苏轼周邦彦姜夔三家同为别格,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古人送客至此,折杨柳枝赠别。
〔风物〕风俗。
〔楚宫腰〕以楚腰喻柳。楚灵王好细腰,后人故谓细腰为楚腰。
〔蘅皋(hénggāo)〕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蘅即杜蘅。
〔阳关〕王维之诗《渭城曲》翻入乐内《阳关三曲》,为古人送别之曲。
〔兰桡(ráo)〕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相关推荐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宋建州崇安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排行第七,世稱柳七。仁宗景祐元年進士。授睦州團練使推官。官至屯田員外郎,世號柳屯田。善作歌詞,教坊樂工每得新曲,必求其填詞。所作多抒羈旅行役之情及描寫歌妓生活,以慢詞獨多,語言通俗,音律諧婉,流行于時。卒于潤州。有《樂章集》。
全宋詩:柳永,字耆卿,初名三變,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進士(《能改齋漫錄》卷一六),釋褐睦州推官(《石林燕語》卷六)。官至屯田員外郎。善爲歌詞,有《樂章集》九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今存三卷。今錄詩三首。
词学图录:柳永(约987-约1053) 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柳三变。崇安(今属福建)人。官至屯田员外郎。有词名《乐章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