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采莲赋拼音版

采莲赋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2:31:22

全文注音

  • cǎi
  • lián
  •  
  • nán
  • běi
  • cháo
  •  
  • xiāo
  •  
  •  
  •  
  •  
  • jīng
  • wén
  •  
  • hóng
  • lián
  •  
  • 绿
  • fáng
  • cuì
  • gài
  •  
  • shí
  • huáng
  • luó
  •  
  • shì
  • yāo
  • tóng
  • yuàn
  •  
  • βàng
  • zhōu
  • xīn
  •  
  • shǒu
  • huí
  •  
  • jiān
  • chuán
  • bēi
  •  
  • zhào
  • jiāng
  • ér
  • zγo
  • guà
  •  
  • chuán
  • βòng
  • ér
  • píng
  • kāi
  •  
  • ěr
  • xiān
  • yāo
  • shù
  •  
  • qiān
  • yán
  •  
  • xià
  • shω
  • chūn
  •  
  • nèn
  • huā
  • chū
  •  
  • kǒng
  • zhān
  • cháng
  • ér
  • qiγn
  • xiào
  •  
  • wèi
  • qīng
  • chuán
  • ér
  • liγn
  •  
  • shuω
  • jiàn
  • lán
  • ráo
  •  
  • qīn
  • luó
  • gōu
  •  
  • wèi
  • fγn
  •  
  • tái
  • jiǒng
  • jiàn
  •  
  • xìng
  • shī
  • 湿
  • zhān
  • shān
  •  
  • líng
  • cháng
  • rào
  • chuàn
  •  
  • fàn
  • bγi
  • zhōu
  • ér
  • róng
  •  
  • cγi
  • lián
  • jiāng
  • zhǔ
  •  
  •  
  •  
  •  
  •  
  • yuē
  •  
  •  
  • xiγo
  • jiā
  •  
  • lái
  • jià
  • nán
  • wáng
  •  
  • lián
  • huā
  • luàn
  • liγn
  •  
  • xiāng
  •  
  • yīn
  • chí
  • jiàn
  • jūn
  •  
  • yuàn
  • róng
  • cháng
  •  

原文

采莲赋
[南北朝]萧绎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袸。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注释


文波:微波。此句语本《楚辞·招魂》:“紫茎屏风,文缘波些。”
芰(jì)荷:出水荷叶。
绿房:指莲蓬。因莲房呈圆孔状间隔排列如房,故称。翠盖:形容荷叶圆大如帷盖。
素实:白色的莲籽。黄螺:莲蓬外形团团如螺,成熟后由绿渐黄,故称。
妖童:俊俏少年。媛女:美女。
心许:谓心中互有情意。
鷁(yì)首:船头。鷁是一种大鸟,古代常被画在船头作装饰。徐:缓缓。
羽杯:一种雀形酒杯,左右形如鸟羽翼。一说,插鸟羽于杯上,促人速饮。
櫂(zhào):划船用的工具。代指船。一作“棹”。
束素:捆扎起来的白绢。形容女子细腰。素:白绢。
迁延:拖延。顾步:一边走一边回视。
敛裾(jū):把衣襟紧抓成一团。形容害怕船倾的样子。裾:衣襟。
兰桡:兰木做的船楫。
罗袸(jiàn):绫罗垫子。袸:同“荐”,垫子。
菊泽:指湖泊。菊字是藻饰词,芬芳之意。反:同“返”。
梧台:梧木搭建之台。梧木是良材。迥:远。
荇(xìng):荇菜,水草名。
菱:水生草本植物。钏(chuàn):臂环。
柏舟:柏木做的船只。容与:闲暇自得貌。
江渚:江边陆地。
碧玉:古乐府有《碧玉歌》,属《吴声曲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四五引《乐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
荐:进献。
袭:衣上加衣。荚蓉裳:有莲花图案的衣裳。芙蓉是莲的别称。

相关推荐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