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拼音版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8/21 15:37:51

全文注音

  • wèi
  • jìng
  • tǎo
  • zhào
  •  
  • chū
  • táng
  •  
  • luò
  • bīn
  • wáng
  •  
  •  
  •  
  •  
  • wěi
  • lín
  • chγo
  • shì
  • zhě
  •  
  • xìng
  • fēi
  • shùn
  •  
  • shí
  • hγn
  • wēi
  •  
  • chōng
  • βài
  • zōng
  • xià
  • chén
  •  
  • céng
  • gēng
  • shì
  •  
  • wǎn
  • jié
  •  
  • huì
  • luàn
  • chūn
  • gōng
  •  
  • qiγn
  • yǐn
  • xiān
  • zhī
  •  
  • yīn
  • βú
  • hòu
  • fγng
  • zhī
  •  
  • mén
  • jiàn
  •  
  • é
  • méi
  • kěn
  • ràng
  • rén
  •  
  • yǎn
  • xiù
  • gōng
  • chγn
  •  
  • mèi
  • piān
  • néng
  • huò
  • zhω
  •  
  • jiàn
  • yuγn
  • hòu
  • huī
  •  
  • xiàn
  • jūn
  • yōu
  •  
  • jiā
  • huǐ
  • wéi
  • xīn
  •  
  • chγi
  • lγng
  • chéng
  • xìng
  •  
  • jìn
  • xiγ
  • xié
  •  
  • cγn
  • hài
  • zhōng
  • liγng
  •  
  • shā
  • βú
  • xiōng
  •  
  • shì
  • jūn
  • zhèn
  •  
  • rén
  • shén
  • zhī
  • suǒ
  • βóng
  •  
  • βiān
  • zhī
  • suǒ
  • róng
  •  
  • yóu
  • bāo
  • cγng
  • huò
  • xīn
  •  
  • kuī
  • qiè
  • shén
  •  
  • jūn
  • zhī
  • ài
  •  
  • yōu
  • zhī
  • bié
  • gōng
  •  
  • zéi
  • zhī
  • zōng
  • méng
  •  
  • wěi
  • zhī
  • zhòng
  • rèn
  •  
  •  
  • huò
  • mèng
  • zhī
  • zuò
  •  
  • zhū
  • hóu
  • zhī
  • wγng
  •  
  • yàn
  • zhuó
  • huγng
  • sūn
  •  
  • zhī
  • hàn
  • zuò
  • zhī
  • jiāng
  • jìn
  •  
  • lóng
  • chí
  • hòu
  •  
  • shí
  • xià
  • βíng
  • zhī
  • shuāi
  •  
  •  
  •  
  •  
  •  
  • jìng
  • huγng
  • βγng
  • jiù
  • chén
  •  
  • gōng
  • hóu
  • zhǒng
  •  
  • fèng
  • xiān
  • jūn
  • zhī
  • chéng
  •  
  • běn
  • chγo
  • zhī
  • hòu
  • ēn
  •  
  • sòng
  • wēi
  • zhī
  • xīng
  • bēi
  •  
  • liγng
  • yǒu
  •  
  • yuγn
  • jūn
  • shān
  • zhī
  • liú
  • βì
  •  
  • βú
  • rγn
  • zāi
  •  
  • shì
  • yòng
  • fèn
  • fēng
  • yún
  •  
  • zhì
  • ān
  • shè
  •  
  • yīn
  • βiān
  • xià
  • zhī
  • shī
  • wàng
  •  
  • shùn
  • nèi
  • zhī
  • βuī
  • xīn
  •  
  • yuγn
  •  
  • qīng
  • yāo
  • niè
  •  
  • nγn
  • liγn
  • bǎi
  • yuè
  •  
  • běi
  • jìn
  • sān
  •  
  • βiě
  • chéng
  • qún
  •  
  • zhóu
  • xiāng
  • jiē
  •  
  • hǎi
  • líng
  • hóng
  •  
  • cāng
  • chω
  • zhī
  • qióng
  •  
  • jiāng
  • huγng
  •  
  • kuāng
  • zhī
  • gōng
  • yuǎn
  •  
  • bān
  • shēng
  • dòng
  • ér
  • běi
  • fēng
  •  
  • jiàn
  • chōng
  • ér
  • nγn
  • dǒu
  • píng
  •  
  • yīn
  • shān
  • yuè
  • bēng
  • βuí
  •  
  • chì
  • zhà
  • fēng
  • yún
  • biàn
  •  
  • zhì
  •  
  • cuī
  •  
  • βú
  • gōng
  •  
  • gōng
  •  
  •  
  •  
  •  
  •  
  • gōng
  • děng
  • huò
  • hàn
  •  
  • huò
  • xié
  • zhōu
  • qīn
  •  
  • huò
  • yīng
  • zhòng
  • huà
  • yγn
  •  
  • huò
  • shòu
  • mìng
  • xuān
  • shì
  •  
  • yγn
  • yóu
  • zài
  • ěr
  •  
  • zhōng
  • wàng
  • xīn
  •  
  • póu
  • zhī
  • βω
  • wèi
  • gān
  •  
  • liù
  • chǐ
  • zhī
  • βuō
  •  
  • βǎng
  • néng
  • zhuǎn
  • huò
  • wéi
  •  
  • sòng
  • wǎng
  • shì
  •  
  • gòng
  • qín
  • wγng
  • zhī
  • xūn
  •  
  • fèi
  • jūn
  • zhī
  • mìng
  •  
  • fγn
  • zhū
  • jué
  • shǎng
  •  
  • βóng
  • zhǐ
  • shān
  •  
  • ruò
  • juàn
  • liàn
  • qióng
  • chéng
  •  
  • pγi
  • huγi
  •  
  • zuò
  • mèi
  • xiān
  • zhī
  • zhào
  •  
  • hòu
  • zhì
  • zhī
  • zhū
  •  
  • qǐng
  • kàn
  • jīn
  • zhī
  • zhōng
  •  
  • jìng
  • shì
  • shuí
  • jiā
  • zhī
  • βiān
  • xià
  •  

原文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初唐]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对照翻译

      伪
  • 〔伪:指非法的,表示不为正统所承认的意思。〕
  • 临朝
  • 〔临朝:莅临朝廷掌握政权。〕
  • 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那个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而且出身卑下。
    昔充太宗下陈
  • 〔下陈:古人宾主相馈赠礼物陈列在堂下,称为“下陈”。因而,古代统治者充实于府库内宫的财物妾婢,亦称“下陈”。这里指武则天曾充当过唐太宗的才人。〕
  • ,曾以更衣
  • 〔更衣:换衣。古人在宴会中常以此作为离席休息或入厕的托言。〕
  • 入侍。
    当初是太宗皇帝的姬妾,曾因更衣的机会而得以奉侍左右。
  • 〔洎:及,到。〕
  • 乎晚节
  • 〔晚节:后来。〕
  • ,秽乱春宫
  • 〔春宫:亦称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后人常借指太子。〕
    到后来,不顾伦常与太子(唐高宗李治)关系暧昧。
    潜隐先帝
  • 〔先帝:指刚死去的唐高宗。〕
  • 之私
  • 〔私:宠幸。〕
  • ,阴图后房之嬖。
    隐瞒先帝曾对她的宠幸,谋求取得在宫中专宠的地位。
    入门见嫉,蛾眉
  • 〔蛾眉:原以蚕蛾的触须比喻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这里借指美女。〕
  • 不肯让人;
    选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
    掩袖工谗
  • 〔掩袖工谗:说武则天善于进谗害人。〕
  • ,狐媚
  • 〔狐媚:唐代迷信狐仙,认为狐狸能迷惑害人,所以称用手段迷人为狐媚。〕
  • 偏能惑主。
    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象狐狸精那样迷住了皇上。
    践元后
  • 〔元后:正宫皇后。〕
  • 于翚翟
  • 〔翚翟:用美丽鸟羽织成的衣服,指皇后的礼服。翚,五彩雉鸡。翟,长尾山鸡。〕
  • ,陷吾君于聚麀
  • 〔聚麀:多匹牡鹿共有一匹牝鹿。麀,母鹿。〕
    终于穿着华丽的礼服,登上皇后的宝座,把君王推到乱伦的丑恶境地。
    加以虺蜴
  • 〔虺蜴:指毒物。虺,毒蛇。蜴,蜥蜴,古人以为有毒。〕
  • 为心,豺狼成性,近狎
  • 〔狎:亲近。〕
  • 邪僻
  • 〔邪僻:指不正派的人。〕
  • ,残害忠良
  • 〔忠良:指因反对武后而先后被杀的长孙无忌上官仪,褚遂良等大臣。〕
  • ,杀姊屠兄
  • 〔杀姊屠兄:据《旧唐书·外戚传》记载: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之后,陆续杀死侄儿武惟良武怀远和姊女贺兰氏。兄武元庆武元爽也被贬谪而死。〕
  • ,弑君鸩母
  • 〔弑君鸩母:谋杀君王毒死母亲。其实史书中并无武后谋杀唐高宗和毒死母亲的记载。弑,臣下杀死君王。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其羽毛浸酒能毒死人。〕
    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肠,凶残成性,亲近奸佞,残害忠良,杀戮兄姊,谋杀君王,毒死母亲。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这种人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
    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 〔窥窃神器:阴谋取得帝位。神器,指皇位。〕
    她还包藏祸心,图谋夺取帝位。
    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
  • 〔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指唐高宗死后,中宗李显继位,旋被武后废为庐陵王,改立睿宗李旦为帝,但实际上是被幽禁起来(事见《新唐书·后妃传》)。二句为下文“六尺之孤何在“张本。〕
    皇上的爱子,被幽禁在冷宫里;
    贼之宗盟
  • 〔宗盟:家属和党羽。〕
  • ,委之以重任。
    而她的亲属党羽,却委派以重要的职位。
    呜呼!
    呜呼!
    霍子孟
  • 〔霍子孟:名霍光,西汉大臣,受汉武帝遗诏,辅助幼主汉昭帝;昭帝死后因无后,故而由昌邑王刘贺继位,刘贺荒嬉无道,霍光又废刘贺,更立宣帝刘病已,是安定西汉王朝的重臣(《汉书·霍光传》)。〕
  • 之不作
  • 〔作:兴起。〕
  • ,朱虚侯
  • 〔朱虚侯:汉高祖子齐惠王刘肥的次子,名刘章,封为朱虚侯。高祖死后,吕后专政,重用吕氏,危及刘氏天下,刘章与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合谋,诛灭吕氏,拥立文帝,稳定了西汉王朝(《汉书·高五王传》)。〕
  • 之已亡。
    霍光这样忠贞的重臣,再也不见出现了,刘章那样强悍的宗室也已消亡了。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
    “燕啄皇孙”歌谣的出现,人们都知道汉朝的皇统将要穷尽了;
    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孽龙的口水流淌在帝王的宫庭里,标志着夏后氏王朝快要衰亡了。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
  • 〔冢子:嫡长子。李敬业是英国公李勣的长房长孙,故有此语。〕
      我李敬业是大唐的老臣下,是英国公的嫡长孙。
    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
    奉行的是先帝留下的训示,承受着本朝的优厚恩典。
    宋微子
  • 〔宋微子:即微子启,他是殷纣王的庶兄,被封于宋,所以称“宋微子”。殷亡后,微子去朝见周武王,路过荒废了的殷旧都,作《麦秀歌》来寄托自己亡国的悲哀(《尚书大传》)。这里是李敬业的自喻。〕
  • 之兴悲,良有以也;
    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是有他的原因的;
    袁君山
  • 〔袁君山:东汉时人桓谭,字君山。袁君山之“袁”,通假“桓”。汉光武帝时为给事中,因反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而被贬为六安县丞,忧郁而死(事见《后汉书·桓谭传》)。〕
  • 之流涕,岂徒然哉!
    桓谭为失去爵禄而流泪,难道是毫无道理的吗!
    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
  • 〔社稷:原为帝王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借指国家。〕
    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的是为了安定大唐的江山。
    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
  • 〔宇内:天下。〕
  • 之推心
  • 〔推心:指人心所推重。〕
  • ,爰
  • 〔爰:于是。〕
  • 举义旗,以清妖孽。
    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顺应着举国推仰的心愿,于是高举正义之旗,发誓要消除害人的妖物。
    南连百越
  • 〔百越:通“百粤”。古代越族有百种,故称“百越”。这里指越人所居的偏远的东南沿海。〕
  • ,北尽三河
  • 〔三河:洛阳附近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是当时政治中心所在的中原之地。〕
  • ,铁骑成群,玉轴
  • 〔玉轴:战车的美称。〕
  • 相接。
    南至偏远的百越,北到中原的三河,铁骑成群,战车相连。
    海陵
  • 〔海陵: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泰州市,地在扬州附近,汉代曾在此置粮仓。〕
  • 红粟
  • 〔红粟:米因久藏而发酵变成红色。〕
  • ,仓储之积靡
  • 〔靡:无,不。〕
  • 穷;
    海陵的粟米多得发酵变红,仓库里的储存真是无穷无尽;
    江浦
  • 〔江浦:长江沿岸。浦,水边的平地。〕
  • 黄旗
  • 〔黄旗:指王者之旗。〕
  • ,匡复之功何远?
    大江之滨旌旗飘扬,光复大唐的伟大功业还会是遥远的吗!
    班声
  • 〔班声:马嘶鸣声。〕
  • 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
    战马在北风中嘶鸣,宝剑之气直冲向天上的星斗。
    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战士的怒吼使得山岳崩塌,云天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
    拿这来对付敌人,有什么敌人不能打垮;
    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拿这来攻击城池,有什么城市不能占领!
      公等
  • 〔公等:诸位。〕
  • 或居汉地,或协周亲
  • 〔或协周亲:指身份地位都是皇家的宗室或姻亲。协,相配,相合。周亲,至亲。〕
  • ,或膺
  • 〔膺:承受。〕
  • 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
  • 〔顾命:君王临死时的遗命。〕
  • 于宣室
  • 〔宣室:汉宫中有宣室殿,是皇帝斋戒的地方,汉文帝曾在此召见并咨问贾谊,后借指皇帝郑重召问大臣之处。〕
      诸位或者世代蒙受国家的封爵,或者是皇室的姻亲,或者是负有重任的将军,或者是接受先帝遗命的大臣。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先帝的话音好象还在耳边,你们的忠诚怎能忘却?
    一抔之土
  • 〔一抔之土:语出《史记·张释之传》“假令愚民取长陵(汉高祖陵)一抔土,陛下将何法以加之乎?”这里借指皇帝的陵墓。〕
  • 未干,六尺之孤
  • 〔六尺之孤:指继承皇位的新君。〕
  • 何托?
    先帝坟上的土尚未干透,我们的幼主却不知该依托谁!
    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
  • 〔送往事居:送走死去的,侍奉在生的。往,死者,指高宗。居,在生者,指中宗。〕
  • ,共立勤王
  • 〔勤王:指臣下起兵救援王室。〕
  • 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
    如果能转变当前的祸难成为福祉,好好地送走死去的旧主和服侍当今的皇上,共同建立匡救皇室的功勋,不至于废弃先皇的遗命,那么各种封爵赏赐,一定如同泰山黄河那般牢固长久。
    若其眷恋穷城
  • 〔穷城:指孤立无援的城邑。〕
  • ,徘徊歧路,坐昧
  • 〔昧:不分明。〕
  • 先几
  • 〔几:迹象。〕
  • 之兆,必贻
  • 〔贻:遗下,留下。〕
  • 后至之诛
  • 〔后至之诛:意思说迟疑不响应,一定要加以惩治。语见《周礼·大司马》,原句为“比军众,诛后至者。”〕
    如果留恋暂时的既得利益,在关键时刻犹疑不决,看不清事先的征兆,就一定会招致严厉的惩罚。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请看明白今天的世界,到底是哪家的天下。

注释

〔伪〕指非法的,表示不为正统所承认的意思。
〔临朝〕莅临朝廷掌握政权。
〔地〕指家庭家族的社会地位。
〔下陈〕古人宾主相馈赠礼物陈列在堂下,称为“下陈”。因而,古代统治者充实于府库内宫的财物妾婢,亦称“下陈”。这里指武则天曾充当过唐太宗的才人。
〔更衣〕换衣。古人在宴会中常以此作为离席休息或入厕的托言。
〔《汉书》记载〕歌女卫子夫乘汉武帝更衣时入侍而得宠幸。这里借以说明武则天以不光彩的手段得到唐太宗的宠幸。
〔洎〕及,到。
〔晚节〕后来。
〔春宫〕亦称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后人常借指太子。
〔私〕宠幸。
〔嬖宠爱。
〔蛾眉〕原以蚕蛾的触须比喻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这里借指美女。
〔掩袖工谗〕说武则天善于进谗害人。
〔《战国策》记载〕楚怀王夫人郑袖对楚王所爱美女说〕“楚王喜欢你的美貌,但讨厌你的鼻子,以后见到楚王,要掩住你的鼻子。”美女照办,楚王因而发怒,割去美女的鼻子。这里借此暗指武则天曾偷偷窒息亲生女儿,而嫁祸于王皇后,使皇后失宠的事(《新唐书·后妃传》)。
〔狐媚〕唐代迷信狐仙,认为狐狸能迷惑害人,所以称用手段迷人为狐媚。
〔元后〕正宫皇后。
〔翚翟〕用美丽鸟羽织成的衣服,指皇后的礼服。翚,五彩雉鸡。翟,长尾山鸡。
〔聚麀〕多匹牡鹿共有一匹牝鹿。麀,母鹿。
〔语出《礼记·曲礼上》“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这句意谓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姬妾,却当上了高宗的皇后,使高宗乱伦。
〔虺蜴〕指毒物。虺,毒蛇。蜴,蜥蜴,古人以为有毒。
〔狎〕亲近。
〔邪僻〕指不正派的人。
〔忠良〕指因反对武后而先后被杀的长孙无忌上官仪,褚遂良等大臣。
〔杀姊屠兄〕据《旧唐书·外戚传》记载〕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之后,陆续杀死侄儿武惟良武怀远和姊女贺兰氏。兄武元庆武元爽也被贬谪而死。
〔弑君鸩母〕谋杀君王毒死母亲。其实史书中并无武后谋杀唐高宗和毒死母亲的记载。弑,臣下杀死君王。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其羽毛浸酒能毒死人。
〔窥窃神器〕阴谋取得帝位。神器,指皇位。
〔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指唐高宗死后,中宗李显继位,旋被武后废为庐陵王,改立睿宗李旦为帝,但实际上是被幽禁起来(事见《新唐书·后妃传》)。二句为下文“六尺之孤何在“张本。
〔宗盟〕家属和党羽。
〔霍子孟〕名霍光,西汉大臣,受汉武帝遗诏,辅助幼主汉昭帝;昭帝死后因无后,故而由昌邑王刘贺继位,刘贺荒嬉无道,霍光又废刘贺,更立宣帝刘病已,是安定西汉王朝的重臣(《汉书·霍光传》)。
〔作〕兴起。
〔朱虚侯〕汉高祖子齐惠王刘肥的次子,名刘章,封为朱虚侯。高祖死后,吕后专政,重用吕氏,危及刘氏天下,刘章与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合谋,诛灭吕氏,拥立文帝,稳定了西汉王朝(《汉书·高五王传》)。
〔“燕啄皇孙”二句〕《汉书·五行志》记载〕汉成帝时有童谣说“燕飞来,啄皇孙”。后赵飞燕入宫为皇后,因无子而妬杀了许多皇子,汉成帝因此无后嗣。不久,王莽篡政,西汉灭亡。这里借汉朝故事,指斥武则天先后废杀太子李忠李弘李贤,致使唐室倾危。祚,指皇位,国统。
〔“龙漦(,此字读音存在争论,另一种读音为离)帝后”二句〕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当夏王朝衰落时,有两条神龙降临宫庭中,夏后把龙的唾涎用木盒藏起来,到周厉王时,木盒开启,龙漦溢出,化为玄鼋流入后宫,一宫女感而有孕,生褒姒。后幽王为其所惑,废太子,西周终于灭亡。漦,涎沫。遽,急速。
〔冢子〕嫡长子。李敬业是英国公李勣的长房长孙,故有此语。
〔先帝〕指刚死去的唐高宗。
〔宋微子〕即微子启,他是殷纣王的庶兄,被封于宋,所以称“宋微子”。殷亡后,微子去朝见周武王,路过荒废了的殷旧都,作《麦秀歌》来寄托自己亡国的悲哀(《尚书大传》)。这里是李敬业的自喻。
〔良〕确实真的。
〔以〕缘因。
〔袁君山〕东汉时人桓谭,字君山。袁君山之“袁”,通假“桓”。汉光武帝时为给事中,因反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而被贬为六安县丞,忧郁而死(事见《后汉书·桓谭传》)。
〔社稷〕原为帝王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借指国家。
〔宇内〕天下。
〔推心〕指人心所推重。
〔爰〕于是。
〔百越〕通“百粤”。古代越族有百种,故称“百越”。这里指越人所居的偏远的东南沿海。
〔三河〕洛阳附近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是当时政治中心所在的中原之地。
〔玉轴〕战车的美称。
〔海陵〕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泰州市,地在扬州附近,汉代曾在此置粮仓。
〔红粟〕米因久藏而发酵变成红色。
〔靡〕无,不。
〔江浦〕长江沿岸。浦,水边的平地。
〔黄旗〕指王者之旗。
〔班声〕马嘶鸣声。
〔喑呜叱吒〕“吒”通“咤”,发怒时的喝叫声。
〔公等〕诸位。
〔家传汉爵〕拥有世代传袭的爵位。汉初曾大封功臣以爵位,可世代传下去,所以称“汉爵”。
〔或协周亲〕指身份地位都是皇家的宗室或姻亲。协,相配,相合。周亲,至亲。
〔膺〕承受。
〔爪牙〕喻武将。
〔顾命〕君王临死时的遗命。
〔宣室〕汉宫中有宣室殿,是皇帝斋戒的地方,汉文帝曾在此召见并咨问贾谊,后借指皇帝郑重召问大臣之处。
〔一抔之土〕语出《史记·张释之传》“假令愚民取长陵(汉高祖陵)一抔土,陛下将何法以加之乎?”这里借指皇帝的陵墓。
〔六尺之孤〕指继承皇位的新君。
〔送往事居〕送走死去的,侍奉在生的。往,死者,指高宗。居,在生者,指中宗。
〔勤王〕指臣下起兵救援王室。
〔旧君〕指已死的皇帝,一作“大君”,义近。
〔“同指山河”二句〕语出《史记》,汉初大封功臣,誓词云〕“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这里意为有功者授予爵位,子孙永享,可以指山河为誓。
〔穷城〕指孤立无援的城邑。
〔昧〕不分明。
〔几〕迹象。
〔贻〕遗下,留下。
〔后至之诛〕意思说迟疑不响应,一定要加以惩治。语见《周礼·大司马》,原句为“比军众,诛后至者。”
〔参考资料〕
〔钟基,李先银,王身刚.古文观止〕中华书局,.〕

相关推荐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626或627—684后
唐婺州義烏人。七歲能詩,有神童之稱。與王勃、楊炯、盧照鄰齊名,號四杰。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武則天光宅元年,徐敬業起兵揚州反則天,賓王為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賓王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622—684,有生于619、640等說
   排行四,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出身寒門,其父為青州博昌令,早卒。7歲能詩。高宗朝,初為道王府屬,后歷任奉禮郎、東臺詳正學士、武功主簿、長安主簿,遷侍御史。為奉禮郎時,曾從軍西域久戍邊疆。塞外還,又曾宦游蜀中。調露元年(679)冬,因數上疏言事獲罪下獄,次年秋下除臨海(今屬浙江)丞。睿宗文明中(684)隨徐敬業起兵討武后,作檄傳之天下斥其罪。敬業兵敗,賓王被誅(一說逃亡不知所之)。《本事詩·微異》言宋之問于靈隱寺吟詩,遇駱賓王隱跡為僧,為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等句,傳播甚廣,而不可信。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今人張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譜》。賓王為“初唐四杰”之一,才情縱放,擅長七言歌行,《帝京篇》為代表作。其詩或自述仕途坎坷,或同情下層婦女愛情婚姻之不幸,或揭露上層統治者之驕奢淫逸,題材較為廣泛。筆調宏肆,風格雄放。《全唐詩》編其詩為3卷。其詩集以清咸豐年間陳熙晉《駱臨海集箋注》為最通行。
唐诗汇评:駱宾王(638?—685?),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弱冠为道王(元庆)府属。高宗咸亨年间,从军塞上。上元元年回京参选,历武功、长安主簿,擢侍御史,因上书言事,被诬下狱。后任临海(今浙江天台)丞,怏怏失志,弃官去。文明元年,从徐敬业讨武,兵败,被杀。或谓“投江而死”,或谓“亡命不知所之”。宾王兼擅诗文,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并称“四杰”。有《骆宾王文集》十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三卷。清陈熙晋有《駱临海集笺注》十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