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孟子三章拼音版

孟子三章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9:39:27

全文注音

  • mèng
  • sān
  • zhāng
  •  
  • xiān
  • qín
  •  
  • mèng
  •  
  •  
  •  
  •  
  • dào
  • duō
  • zhù
  •  
  • shī
  • dào
  • guǎ
  • zhù
  •  
  •  
  •  
  •  
  •  
  • tiān
  • shí
  •  
  • rén
  •  
  • sān
  • zhī
  • chéng
  •  
  • zhī
  • guō
  •  
  • huán
  • ér
  • gōng
  • zhī
  • ér
  • shγng
  •  
  • βú
  • huán
  • ér
  • gōng
  • zhī
  •  
  • yωu
  • tiān
  • shí
  • zhě
  •  
  • rán
  • ér
  • shγng
  • zhě
  •  
  • shì
  • tiān
  • shí
  •  
  • chéng
  • βēi
  • gāo
  •  
  • chí
  • βēi
  • shēn
  •  
  • bīng
  • βēi
  • jiān
  •  
  • βēi
  • duō
  •  
  • wěi
  • ér
  • zhī
  •  
  • shì
  • rén
  •  
  •  
  •  
  •  
  •  
  • yuē
  •  
  • mín
  • βēng
  • jiāng
  • zhī
  • jiγ
  •  
  • guó
  • shān
  • zhī
  • xiǎn
  •  
  • wēi
  • tiān
  • xià
  • bīng
  • zhī
  •  
  • dào
  • zhě
  • duō
  • zhù
  •  
  • shī
  • dào
  • zhě
  • guǎ
  • zhù
  •  
  • guǎ
  • zhù
  • zhī
  • zhì
  •  
  • qīn
  • pàn
  • zhī
  •  
  • duō
  • zhù
  • zhī
  • zhì
  •  
  • tiān
  • xià
  • shùn
  • zhī
  •  
  • tiān
  • xià
  • zhī
  • suω
  • shùn
  •  
  • gōng
  • qīn
  • zhī
  • suω
  • pàn
  •  
  • jūn
  • yωu
  • zhàn
  •  
  • zhàn
  • shγng
  •  
  •  
  •  
  •  
  •  
  • βù
  • guì
  • néng
  • yín
  •  
  •  
  •  
  •  
  •  
  • jǐng
  • chūn
  • yuē
  •  
  •  
  • gōng
  • sūn
  • yǎn
  •  
  • zhāng
  • chéng
  • zhàng
  • βū
  • zāi
  •  
  • ér
  • zhū
  • hóu
  •  
  • ān
  • ér
  • tiān
  • xià
  •  
  •  
  •  
  •  
  •  
  •  
  • mγng
  • yuē
  •  
  •  
  • shì
  • yān
  • wéi
  • zhàng
  • βū
  •  
  • wγi
  • xué
  •  
  • zhàng
  • βū
  • zhī
  • guàn
  •  
  • βù
  • mìng
  • zhī
  •  
  • zhī
  • jià
  •  
  • mìng
  • zhī
  •  
  • wǎng
  • sòng
  • zhī
  • mén
  •  
  • jiγ
  • zhī
  • yuē
  •  
  •  
  • wǎng
  • zhī
  • jiā
  •  
  • jìng
  • jiγ
  •  
  • wéi
  • βū
  •  
  •  
  • shùn
  • wéi
  • zhγng
  • zhě
  •  
  • qiγ
  • βù
  • zhī
  • dào
  •  
  • tiān
  • xià
  • zhī
  • guǎng
  • 广
  •  
  • tiān
  • xià
  • zhī
  • zhγng
  • wγi
  •  
  • xíng
  • tiān
  • xià
  • zhī
  • dào
  •  
  • zhì
  •  
  • mín
  • yóu
  • zhī
  •  
  • zhì
  •  
  • xíng
  • dào
  •  
  • βù
  • guì
  • néng
  • yín
  •  
  • pín
  • jiàn
  • néng
  •  
  • wēi
  • néng
  •  
  • zhī
  • wγi
  • zhàng
  • βū
  •  
  •  
  •  
  •  
  •  
  •  
  • shēng
  • yōu
  • huàn
  •  
  • ān
  •  
  •  
  •  
  •  
  •  
  • shùn
  • βā
  • quǎn
  • zhī
  • zhōng
  •  
  • βù
  • yuγ
  • bǎn
  • zhù
  • zhī
  • jiān
  •  
  • jiāo
  • yán
  • zhī
  • zhōng
  •  
  • guǎn
  • shì
  •  
  • sūn
  • shū
  • áo
  • hǎi
  •  
  • bǎi
  • shì
  •  
  • tiān
  • jiāng
  • jiàng
  • rγn
  • shì
  • rén
  •  
  • xiān
  • xīn
  • zhì
  •  
  • láo
  • jīn
  •  
  • γ
  • 饿
  • βū
  •  
  • kòng
  • βá
  • shēn
  •  
  • xíng
  • βú
  • luàn
  • suω
  • wéi
  •  
  • suω
  • dòng
  • xīn
  • rěn
  • xìng
  •  
  • zēng
  • suω
  • néng
  •  
  •  
  •  
  •  
  •  
  • rén
  • héng
  • guò
  •  
  • rán
  • hòu
  • néng
  • gǎi
  •  
  • kùn
  • xīn
  •  
  • héng
  •  
  • ér
  • hòu
  • zuò
  •  
  • zhēng
  •  
  • βā
  • shēng
  •  
  • ér
  • hòu
  •  
  • βǎ
  • jiā
  • shì
  •  
  • chū
  • guó
  • wài
  • huàn
  • zhě
  •  
  • guó
  • héng
  • wáng
  •  
  • rán
  • hòu
  • zhī
  • shēng
  • yōu
  • huàn
  • ér
  • ān
  •  

原文

孟子三章
[先秦]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对照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
  •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 ,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
  • 〔池:护城河。〕
  • 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 〔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故曰:
      所以说: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
      景春
  • 〔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 曰:“
      景春说:“
    公孙衍
  • 〔公孙衍(yǎn):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 、张仪
  •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 岂不诚
  • 〔诚:真正,确实。〕
  • 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 。”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
  •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ē),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 〔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 ,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本课所选的三章分别出
  • 〔出:指在国外。〕
  • 自《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和《告子下》。题目是编者加的。〕曰:“
      孟子说:“
    是焉
  • 〔焉:怎么,哪里。〕
  • 得为大丈夫乎?
    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
    子未学礼乎?
    你没有学过礼吗?
    丈夫之冠
  • 〔丈夫之冠(ɡuàn):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
  • 也,父命之
  • 〔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命,教导训诲。〕
    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
    往之女家
  • 〔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
  •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 〔夫子:这里指丈夫。〕
  • !”
    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的意愿!”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妾妇,泛指妇女。旧时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地位不平等,女子须服从夫家,这是错误的封建伦理。孟子借此类比纵横家不立足于仁义礼等准则,只知道曲意顺从的行事作
  • 〔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 风。〕。
    把顺从作为准则,这是妇女之道。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得志,与民由之
  • 〔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从。〕
    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不得志,独行其道
  •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 ,威武不能屈
  • 〔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
  •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chǔ)夯(hāng)实。筑,捣土用的杵。〕
  •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胶鬲(ɡ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 ,管夷吾举于士
  • 〔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名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
  • 〔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 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
  • 〔出:指在国外。〕
  • 来,进而得到任用。〕,孙叔敖举于海
  • 〔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 ,百里奚举于市
  • 〔百里奚(xī)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yú)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
  • 〔入:指在国内。〕
  • 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市,集市。〕。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 ,空乏其身
  • 〔空(kòng)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空乏,财资缺乏。〕
  • ,行拂乱其所为
  •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
  • ,所以动心忍性
  • 〔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 ,曾益
  • 〔曾(zēnɡ)益:增加。曾,同“增”。〕
  • 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恒过
  • 〔恒过:常常犯错误。〕
  • ,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
    困于心,衡于虑
  •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
  • ,而后作
  • 〔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征,征验表现。发,显露流露。喻,了解明白。〕
    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 〔入:指在国内。〕
  • 则无法家拂士
  • 〔法家拂(bì)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 ,出
  • 〔出:指在国外。〕
  • 则无敌国
  • 〔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
  • 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 也。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注释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ē),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本课所选的三章分别出自《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和《告子下》。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环〕围。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同“叛”,背叛。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公孙衍(yǎn)〕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ɡuàn)〕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
〔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命,教导训诲。
〔戒〕告诫。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
〔夫子〕这里指丈夫。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妾妇,泛指妇女。旧时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地位不平等,女子须服从夫家,这是错误的封建伦理。孟子借此类比纵横家不立足于仁义礼等准则,只知道曲意顺从的行事作风。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从。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
〔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chǔ)夯(hāng)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ɡ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名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百里奚(xī)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yú)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市,集市。
〔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空(kòng)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空乏,财资缺乏。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
〔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曾(zēnɡ)益〕增加。曾,同“增”。
〔恒过〕常常犯错误。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
〔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征,征验表现。发,显露流露。喻,了解明白。
〔入〕指在国内。
〔法家拂(bì)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指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相关推荐

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