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吴起守信拼音版

吴起守信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1:13:40

全文注音

  • shǒu
  • xìn
  •  
  • yuán
  • míng
  • chū
  •  
  • sòng
  • lián
  •  
  •  
  •  
  •  
  • chū
  •  
  • rén
  •  
  • ér
  • zhǐ
  • zhī
  • shí
  •  
  • rén
  • yuē
  •  
  •  
  • nuò
  •  
  • fǎn
  • ér
  • shí
  •  
  •  
  • yuē
  •  
  •  
  • βài
  • gōng
  • ér
  • shí
  •  
  •  
  • rén
  • zhì
  • lái
  •  
  • shí
  • βài
  • zhī
  •  
  • míng
  • zǎo
  •  
  • lìng
  • rén
  • qiú
  • rén
  •  
  • rén
  • lái
  •  
  • fγng
  • zhī
  • shí
  •  
  • zhī
  • shí
  • zhě
  •  
  • kǒng
  • shí
  • yán
  •  
  • wéi
  • xìn
  • ruò
  •  
  • néng
  • sγn
  • jūn
  •  
  • sγn
  • jūn
  •  
  • fēi
  • xìn
  •  

原文

吴起守信
[元末明初]宋濂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


1 昔:从前
2 令:派;使;让
3 方:才
4 之:代词,指“老朋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担心
7可:行;可以
8信:信用
9 故:先前的;原来的
10 食:吃
11 信:诚信
12 止:留住
13求:寻找
14服:使……信服(意动用法)
15 非信不可也: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信,守信,讲信用
16.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
17.欤:语气词,吧
18.其:他,指吴起
19.宜:应该
20.为:坚守
21.明日:明天
22.者:.....的原因

             

相关推荐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310—1381
元明浙江浦江人,字景濂,號潛溪。幼敏明強記,從吳萊等名師學。元順帝至正中,隱居龍門山,號玄真子。朱元璋取婺州,與劉基、章溢、葉琛并征至應天,授江南儒學提舉,授太子經書。主修《元史》,又預修日歷等。遷國子司業、禮部主事,官至學士承旨知制誥。官內庭久,未嘗訐人過。洪武十三年,其長孫宋慎坐胡惟庸黨死,帝欲置其死,賴皇后太子力救,乃全家謫茂州卒于夔州。為明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正德中,追謚文憲。有《宋學士文集》。
词学图录:宋濂(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元末顺帝曾召为翰林院编修,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朱元璋时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後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明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濂制,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为"太史公"。 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有《宋学士文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