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霜天晓角·晚次东阿拼音版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2:26:50

全文注音

  • shuāng
  • tiān
  • xiǎo
  • jiǎo
  • ·
  • ·
  • wǎn
  • dōng
  • ē
  •  
  • qīng
  •  
  • zhū
  • zūn
  •  
  •  
  •  
  •  
  • biγn
  • yǐng
  • cōng
  • cōng
  •  
  • yòu
  • tóng
  • chéng
  • 驿
  • βōng
  •  
  • guò
  • luó
  • tiγn
  • jìng
  •  
  • cái
  • yuè
  •  
  • xiǎng
  • chω
  • hóng
  • 鸿
  •  
  •  
  •  
  •  
  •  
  • wēi
  • fēng
  • zhōng
  •  
  • xωn
  • lán
  • cuì
  • chóng
  •  
  • shí
  • shγn
  • βuàn
  • chù
  •  
  • liú
  •  
  • zǎo
  • lín
  • hóng
  •  

原文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清代]朱彝尊

鞭影匆匆,又铜城驿东。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
微风何寺钟?夕曛岚翠重。十里鱼山断处,留一抹、枣林红。

相关推荐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29—1709
清浙江秀水人,字錫鬯,號竹垞,晚別號小長蘆釣魚師、金風亭長。少時痛心明亡,志在恢復。旋客游四方,聲名漸廣,康熙十八年應博學鴻詞科,授檢討,與修《明史》,對體例多所建議。學問兼工詩、文、詞、經學考據。詩與王士禛齊名,詞與陳維崧稱朱陳。有《曝書亭集》、《經義考》、《日下舊聞》、《明詩綜》、《詞綜》。
《晚晴簃詩匯·卷四十四:》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秀水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有《曝书亭集》。
《词学图录:》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
《清诗别裁集:》字锡鬯,浙江秀水人。明太傅讳国祚曾孙。康熙己未,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著有《曝书亭集》。○竹垞先生生平好古,自经史子集及金石碑版,下至竹木虫鱼诸类,无不一一考索。纂述如《经义考》、《日下旧闻》、《诗综》、《词综》其最著者,又尝集唐诗为填词,名《蕃锦》,疑出鬼工,几于人力不与。顾宁人先生不肯多让人,亦以博雅称许之。○初官翰林时,召入南书房,有用上官大夫术谮之者,旋落职,然竹垞初不以官位重也。○集中诗不分唐、宋界限,故各体具备,然予所录者,仍以唐体为归。
《黄鹤楼志·人物篇:》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翰林院检讨,后入直南书房。博通经史,参加纂修《明史》。工诗古文词,长于考据,开创“浙西词派”,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南朱北王”);精于金石,热衷购藏古籍,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述甚丰,所辑《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曾作《闻鹤楼成赋寄楚中一二知己》,表达了对黄鹤楼“壮观百年今在眼”的喜悦。

《大辞海》:朱彝尊(1629—1709)清文学家、学者。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早年曾参加抗清活动。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参加编修《明史》。通经史,工诗词古文。于词推崇姜夔、张炎,标举清空醇雅,开创浙西词派。词多写个人身世情感,并有不少咏物之作。诗与王士禛齐名,时称“南朱北王”。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词综》、《明诗综》等。朱彝尊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为明朝宰辅国祚曾孙,早年曾秘密参与抗清复明活动,事败出走,游幕四方,以布衣自尊。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二十年充日讲官,知起居注,典江南乡试,称得士。二十二年入值南书房。二十三年以违例携仆入内廷抄书被劾谪官。二十九年复原职。三十一年再度被罢,遂赋归,著述以终。朱彝尊为著名文学家兼学者。博学多闻,天资卓异。一生在诗﹑词﹑古文诸方面的创作以及理论上有不少成就,并对后世有巨大影响。其诗以才藻魄力擅胜,初学盛唐,晚年阑入黄庭坚,当时与王士禛齐名,并称“南朱北王”,赵执信有“朱贪多,王爱好”之讥。彝尊为浙派诗开山祖师,与查慎行同为浙派初期两大家。其词奉南宋姜夔﹑张炎为圭臬,讲求醇雅,力挽明词颓风,当时与陈维崧齐名,曾合刊《朱陈村词》,并开出浙西词派,在清代词坛上居于领袖位置。其古文为顾炎武﹑汪琬诸家所推许,多考据之作,题跋有意与钱谦益《有学集》争胜,传记富有史料价值。上史馆总裁七书提出修史原则,辨正明史疑案,为《明史》成书起过重大作用。其文章叙述简要,语言雅洁,接近于后来的桐城派。其学术贡献则遍及经学﹑史地学﹑文学乃至目录学等各个领域,号为“通才”。《清史稿》本传谓“当时王士禛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彝尊兼有众长”。著有《经义考》三○○卷﹑《日下旧闻》四二卷﹑《明诗综》一○○卷﹑《词综》三六卷﹑《曝书亭集》八一卷﹑《腾笑集》八卷﹑《曝书亭集外稿》八卷。其《曝书亭集》诗二二卷,分别有清人江浩然选注及杨谦﹑孙银槎笺注。词七卷,有李富孙注。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一《文苑传》二本传﹑《清史稿》卷四八四《文苑》一本传﹑陈廷敬《竹垞朱公墓志铭》﹑《清诗纪事初编》﹑《清诗纪事》第五册﹑杨谦《朱竹垞先生年谱》。(朱则杰)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