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忆少年·别历下拼音版

忆少年·别历下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3:31:46

全文注音

  • shào
  • nián
  • ·
  • ·
  • bié
  • xià
  •  
  • běi
  • sòng
  •  
  • cháo
  • zhī
  • qióng
  • guān
  • liǔ
  •  
  • qíng
  • huà
  •  
  • gēn
  • xíng
  • βè
  •  
  • nán
  • shān
  • shàng
  • xiāng
  • sòng
  •  
  • zhǐ
  • gāo
  • chéng
  • rén
  •  
  • yǎn
  • huà
  • yuán
  • lín
  • gàn
  •  
  • suàn
  • chóng
  • lái
  •  
  • jωn
  • chéng
  • chén
  •  
  • liú
  • láng
  • bωn
  •  
  • βuàng
  • táo
  • huā
  • yán
  •  

原文

忆少年·别历下
[宋代]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相关推荐

晁补之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53—1110
宋濟州巨野人,字無咎,號濟北,自號歸來子。晁端友子。神宗元豐二年進士。十七歲隨父至杭州,著《七述》以謁蘇軾,軾自嘆不如,由是知名。哲宗元祐初為太學正,累遷著作佐郎。紹圣初坐元祐黨籍,謫監處州、信州酒稅。徽宗朝,歷禮部郎中,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官。黨論起,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密、果州,主管鴻慶宮。大觀末出黨籍,知達州、泗州。工書畫、詩詞,文章凌麗奇卓,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有《雞肋集》、《琴趣外篇》。
《全宋詩:》晁補之(一○五三~一一一○),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士,調澶州司戶參軍。召試學官,除北京國子監教授,遷太學正。哲宗元祐初,召試學士院,以秘閣校理通判揚州,遷知齊州。與黄庭堅等並稱蘇門四學士。紹聖元年(一○九四),坐黨籍累貶監信州酒稅。徽宗即位,召爲著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寧間黨論復起,奉祠祿居家,葺歸來園,慕晉陶潛爲人。大觀四年起知達州,改泗州,卒於任,年五十八。有《雞肋集》七十卷。事見《柯山集拾遺》卷一二《晁無咎墓誌銘》,《宋史》卷四四四有傳。晁補之詩,以明崇禎詩瘦閣仿宋刊本(藏北京圖書館)爲底本。校以明光澤堂抄本(簡稱光本,藏北京圖書館)、涵芬樓藏明藍格抄本(簡稱涵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词学图录:》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编》。

《大辞海》:晁补之(1053—1110)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曾任礼部郎中、国史编修官、知河中府等职。十余岁即受苏轼赞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散文流畅,其论政、论史之作,比较注重“事功”,主张以武力收复幽蓟十六州。词作俊迈爽朗,颇近苏轼。诗委婉高古,于《楚辞》颇多心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