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酌贪泉拼音版

酌贪泉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2:21:42

全文注音

  • zhuó
  • tān
  • quán
  •  
  • dōng
  • jìn
  •  
  • yǐn
  • zhī
  • rén
  • yún
  • shuǐ
  •  
  • shà
  • huái
  • 怀
  • qiān
  • jīn
  •  
  • shì
  • shǐ
  • 使
  • yǐn
  •  
  • zhωng
  • dāng
  • βīn
  •  

原文

酌贪泉
[东晋]吴隐之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注释


⑴据《晋书·良吏传》记载,当时派到广州去当刺史的皆多贪赃黩货,广州官府衙门贿赂公行,贪污成风。晋安帝时,朝廷欲革除岭南弊政,便派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吴隐之走马上任,离广州三十里地的石门(在今广东省南海县西北),这里有一泓清澄明澈的泉水,可是,这泉水竟名之曰“贪泉”。当地传说,即使清廉之士,一饮此水,就会变成贪得无厌之人。
⑵歃(shà):用嘴吸取。怀:思,想念。千金:钱财多,形容人的贪婪。
⑶夷齐:指伯夷、叔齐。他们是商代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为避让君位,两人逃往周国。周武王出兵东征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谏阻未成。周取代商统治天下后,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被公认为道德高尚的典范。
参考资料:
       1、        张建华 .廉诗三百首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8年 :26 .                          2、        鲁金波 .治国诗词殷鉴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年 :43 .                          3、        王湘 .古诗三百首精读·故事 (下册)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595-596 .                      

相关推荐

吴隐之

  吴隐之(?—414),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人,生当东晋后期。曾任中书侍郎,左卫将军,广州刺史等职,官至度支尚书,著名廉吏。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13
東晉濮陽鄄城人,字處默。博涉文史,以儒雅名。起家輔國功曹,為桓溫所知,累遷晉陵太守,有政聲。安帝隆安中,為廣州刺史,清廉守正。郡之石門有貪泉,傳云飲者即貪欲無厭,隱之酌而飲之,賦詩曰: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清操愈厲。元興三年盧循攻南海,城陷被執,劉裕與循書,令遣隱之還,久方得釋。官至光祿大夫。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413)晋诗人。字处默,小字附子。濮阳鄄城(今属山东)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名。耿介有清操。为韩康伯所拔,入仕为辅国功曹,转征虏参军。为桓温所知赏,授奉朝请,尚书郎,与车胤俱以寒素博学见称。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负薪而炊。入为中书侍郎,国子博士,转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寻迁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领著作如故。安帝元兴元年(402),出为广州刺史。时广州多出珍异,官多贪黩。离州二十里有水名贪泉,传饮者即贪欲无厌。隐之饮之,赋诗,清俭如故。每得俸禄,酌留所需,余悉分赠亲族。元兴三年(据《晋书·安帝纪》﹑《通鉴》,《宋书·武帝纪》误作义熙元年),卢循攻广州,隐之战败被执。寻被遣还,授度支尚书﹑太常,迁中领军。义熙八年致仕。九年(413),卒,赠左光禄大夫。今存诗一首,见《世说新语·德行》注引。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