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止〕语气词。
〔汔〕庶几。
〔康〕安康,安居。
〔惠〕爱。
〔中国〕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也就是“王畿”,相对于四方诸侯国而言。
〔绥〕安。
〔纵〕放纵。
〔诡随〕诡诈欺骗。
〔谨〕指谨慎提防。
〔式〕发语词。
〔寇虐〕残害掠夺。
〔憯〕曾,乃。
〔柔〕爱抚。
〔能〕亲善。
〔逑〕聚合。
〔惛怓〕喧嚷争吵。
〔尔〕指在位者。
〔劳〕劳绩,功劳。
〔休〕美,此指利益。
〔罔极〕没有准则,没有法纪。
〔慝〕恶。
〔愒〕休息。
〔丑厉〕恶人。
〔正〕通“政”。
〔戎〕你,指在位者。
〔小子〕年轻人。
〔式〕作用。
〔缱绻〕固结不解,指统治者内部纠纷。
〔正反〕政治颠倒。
〔玉女〕爱汝。玉,此作动词,像爱玉那样地宝爱;女,汝。
〔是用〕是以,因此。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