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南乡子·邢州道上作拼音版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2:27:01

全文注音

  • nán
  • xiāng
  • ·
  • ·
  • xíng
  • zhōu
  • dào
  • shàng
  • zuò
  •  
  • qīng
  •  
  • chén
  • wéi
  • sōng
  •  
  •  
  •  
  •  
  • qiū
  • lěng
  • bīng
  • dāo
  •  
  • pài
  • suān
  • fēng
  • juǎn
  • tāo
  •  
  • bìng
  • βǎ
  • sān
  • niγn
  • shào
  •  
  • hγo
  •  
  • zào
  • lín
  • zhōng
  • zuì
  • shè
  • diāo
  •  
  •  
  •  
  •  
  •  
  • cγn
  • jiǔ
  • jīng
  • gāo
  •  
  • yān
  • zhào
  • bēi
  • shì
  • wèi
  • xiāo
  •  
  • zuó
  • chē
  • shēng
  • hγn
  • shuǐ
  •  
  • jīn
  • zhāo
  •  
  • kāng
  • kǎi
  • huγn
  • guω
  • ràng
  • qiγo
  •  

原文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清代]陈维崧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
〔邢州〕今河北邢台。古时属的燕赵地区。
〔并(bīng)刀〕古并州(山西北部)一带出产的刀具,以锋利著称。
〔一派〕一片。
〔酸风〕北风;指冬天的风,也指寒风。
〔三河年少客〕指好气任侠之辈。
〔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带。古属燕赵之地。
〔皂栎(lì)林〕栎,树名,产于北方。杜甫《壮游》“呼鹰皂栎林”。
〔注〕地在齐地。
〔荆高〕荆指荆轲。高指高渐离,此代指行侠仗义的刺客。
〔燕赵悲歌〕指荆高送别事。
〔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
〔易水〕河名,在河北易县附近。
〔豫让桥〕即豫让隐身伏击赵襄子之地,在邢台北,不存。

相关推荐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31—1688
清江蘇宜興人,字其年,號迦陵。陳貞慧子。十七歲為諸生。美髭髯,時稱“陳髯”。駢文及詞,最負盛名。詩各體皆工。康熙間舉鴻博一等,授檢討,與修《明史》,越四年而卒。有《兩晉南北史集珍》、《湖海樓詩集》、《迦陵文集》、《迦陵詞》。
《晚晴簃詩匯·卷四十五:》陈维崧,字其年,一字迦陵,宜兴人。诸生。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有《湖海楼集》。
《词学图录:》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诸生。少负才名,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凰"之一。然科举数不利,游食四方。至京交朱彝尊,合刻《朱陈村词》,名噪都下。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检讨。与修《明史》。工骈文,才力富健,风骨浑成,为清初名家。其诗则近吴伟业娄东一派。最工词,负盛名,为阳羡词派宗主,所为词沉雄俊爽,论其气魄,古今无敌手。内容题材十分广阔,对词境有开拓之功。与朱彝尊并称"陈朱"或"朱陈"。有《湖海楼全集》。词集名《湖海楼词》。又与吴本嵩等辑《今词苑》,与曹亮武等辑《荆溪词初集》。
《清诗别裁集:》字其年,江南宜兴人。康熙己未,以诸生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著有《湖海集》。○陈检讨四六及词,宇内称许,而诗品古今体皆极擅场,尤在四六与词之上,从前人无品评者,故特表之。○检讨年四十馀,尚为诸生,有日者谓之曰:“君过五十,必入翰林。”梅杓司赠诗有“朝来日者桥边过,为许功名似马周”句,后果然。事见《池北偶谈》。
《乌丝词·序:》丙午之秋,余与陈子其年俱落第,后会黄山孙子无言,意欲以吾两人诗馀梓以行世者。嗟乎!余与陈子少志观光,许身稷契,意谓有神之笔。庶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谁知萧条瓠落,而与莺嘴啄红,燕尾点绿,争长于钩帘借月,染云为幌之间,岂吾两人之志哉?陈子叹曰:是亦何伤!丈夫处不得志,正当如柳郎中使十七八女郎按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以陶写性情,吾将以秦七、黄九作萱草忘忧耳。虽然昔裴休为相,李群玉能诗,荐授校书郎,而陈去非长于歌词,亦为高宗所眷注。孰谓诗词一道,何尝不得知巳于天子宰相哉。彼尤尚书谓程正伯之文每过于诗,说者以为是时当涂诸公方且以文章荐正伯,尤公之言,可谓识正伯之大者。但不知代往年遥,此事可传,而复可见否耶?为劝陈子生逢尧舜,垂翅青冥,此意宜付之悠悠,旷士之胸,且暂往东臯,与汝石交辟疆冒君,每得一好词,如沈廉叔、陈君宠辈,付莲、鸿、苹、云,品清讴为一笑乐。冬季归阳羡,当复借紫云相伴,又何减尧章过垂虹桥畔,小红低唱我吹箫也。至于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驱遣齐梁,舆台温李,则又当世传写,织帕机房,不必待余扬扢矣。时穷冬凛冽,不亚改之寒甚手颤时,陈子幸为余沽酒。江都宗元鼎定九撰。
《檇李詩繫·卷四十一:》字其年宜興人官檢討有授簡湖海詩稿

《大辞海》:陈维崧(1625—1682)清文学家。字其年,号迦陵,江南宜兴(今属江苏)人。陈贞慧之子。明诸生。少负才名,与吴兆骞、彭师度有“江左三凤凰”之称。初随父栖止山村野寺,多交遗老逋臣。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参加编修《明史》。为阳羡词派领袖,所填词多至一千六百余首,风格沉雄俊爽,多抒写身世和感旧怀古之情,也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又工诗,歌行近梅村体。骈文才力富健,为清初名家。有《湖海楼集》(含《迦陵词》)。

《中国人名大词典》:(1625—1682)清江苏宜兴人,字其年,号迦陵。少补诸生。晚荐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能诗善词,尤以骈文见称。所填词甚多,著有《湖海楼诗集》﹑《迦陵文集》﹑《迦陵词》﹑《两晋南北史集珍》等。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