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月日 生肖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大辞海》: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工书,兼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在继承张芝、王羲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当时古拙的书风,有“破体”之称。其书英俊豪迈,用笔外拓,饶有气势。与羲之并称“二王”。存世墨迹有行书《鸭头丸帖》,小楷刻本有《十三行》。其正、行、草书帖札,散见于宋人所刻丛帖中。
《中国人名大词典》:(344—386)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字子敬。王羲之子。幼以家学,精于书画。与其父俱以书法著名,世称“二王”。谢安甚钦爱之,请为长史。女为安帝皇后,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有行书《鸭头丸帖》等墨迹传世。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44—386
東晉瑯邪臨沂人,字子敬。王羲之子。女為安帝皇后。少有盛名。起家州主簿,遷吳興太守,謝安甚欽愛之,請為長史。官至中書令,時稱“王大令”。工草隸,善丹青。幼學父書,次習于張芝,后改變古拙書風,自創新體,與父齊名,并稱“二王”。今存行書墨跡《鴨頭丸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