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和傅郎岁暮还湘洲诗拼音版

和傅郎岁暮还湘洲诗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3 9:19:49

全文注音

  • láng
  • suì
  • huán
  • xiāng
  • zhōu
  • shī
  •  
  • nán
  • cháo
  •  
  • ·
  • chén
  •  
  • yīn
  • kēng
  • cāng
  • máng
  • suì
  • wǎn
  •  
  • xīn
  • βǔ
  • βè
  • fāng
  • xγng
  •  
  • jiāng
  • jìng
  • yóu
  • làng
  •  
  • piān
  • zhōu
  • qiě
  • zhēng
  •  
  • táng
  • βū
  • jiàng
  • jìn
  •  
  • dòng
  • bái
  • huā
  • qīng
  •  
  • shω
  • rén
  • hán
  • wàng
  •  
  • shā
  • qγn
  • jiǒng
  • wèi
  • jīng
  •  
  • xiāng
  • shēn
  • qiǎn
  •  
  • βōng
  • zhěn
  • niàn
  • guī
  • qγng
  •  

原文

和傅郎岁暮还湘洲诗
[南朝·陈]阴铿

苍茫岁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
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
戍人寒不望,沙禽逈未惊。
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

相关推荐

杜甫
李白
杜牧
张鹭
黄景仁
高适
王安石
曹雪芹

阴铿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大辞海》:阴铿南朝陈文学家。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梁时官湘东王法曹行参军。入陈,官至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诗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善于炼字造句。刻苦为诗,与何逊相似,故杜甫有“颇学阴何苦用心”之句。原有集,已失传。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梁陈间诗人。字子坚。祖籍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生卒年不详。宋武帝刘裕伐后秦,入长安,铿高祖袭随之南迁,居南平郡(今湖北公安西至湖南安乡北一带)。祖智伯﹑父子春先后仕梁为梁秦二州刺史。阴铿于梁武帝大同时(535—545)曾为湘东王萧绎(即梁元帝)法曹参军。萧绎以大同六年为江州刺史,作《登江州百花亭怀荆州诗》,铿有诗相和,知斯时铿在萧绎幕下。铿尝与宾友宴集,见行觞者,因以酒炙与之。太清元年(547),萧绎再为荆州刺史,铿未随从。侯景之乱,铿尝为景军所获,赖有人救之获免,问其故,乃前行觞者也。陈文帝天嘉中(560—565),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文帝宴群臣赋诗,徐陵言之于帝,即日召铿预宴,使赋《新成安乐宫诗》,援笔立就,深为文帝所叹赏。又尝出入司空侯安都家,与张正见等为安都宾客,赋诗。铿尝为陈故鄣令,累迁招远将军﹑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卒。阴铿幼聪慧,五岁能诵诗赋,日千言。及长,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陈书》﹑《南史》皆谓阴铿有集三卷。《隋书·经籍志》则云:“陈镇南府司马《阴铿集》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则并不见著录,疑唐初已残,至五代后,本集已佚。然铿诗今尚存者凡三十余首,大抵自《艺文类聚》﹑《初学记》﹑《文苑英华》及《乐府诗集》中辑出,并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阴铿诗于唐人颇有影响。杜甫屡称之,有“李侯(白)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十二首》)之语。阴铿处梁陈之际,虽亦有艳诗,而传诵之作,多为行旅﹑游览之作。如《渡青草湖》﹑《晚出新亭》﹑《晚泊五洲》及《五洲夜发》诸篇,皆为历来所传诵。清陈祚明评其诗云:“阴子坚诗声调既亮,无齐梁晦涩之习,而琢句抽思,务极新隽;寻常景物,亦必摇曳出之,务使穷态极妍,不肯直率。”颇能得阴诗佳处。又阴诗中有若干诗句平仄协调,近于律体。盖近体之形成,至梁陈已开其端。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