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归楚公子榖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纍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⑴归;送还。公子谷臣:楚庄王的儿子。连尹襄老:连尹是楚国官名,襄老是楚国的大臣。连尹、楚国主射之官。
⑵以:用来;求:索取。
⑶于是:在这个时候。佐中军;担任中军副帅。
⑷治戎:治 兵,演习军队。这里的意思是交战。
⑸馘(guó):割下敌方战死者的左耳(用来报功)。这里与“俘”连用,指俘虏。
⑹衅鼓:取血涂鼓,意思 是处死。
⑺即戮(lù):接受杀戮。
⑻惩(chéng):戒,克制。忿:怨恨。
⑼宥(yòu);宽恕,原谅。
释:释放;累:捆绑;囚:囚犯;累囚:被捆绑起来的俘虏。成:全;好(hào):友好。
⑽与(yù):参与;及:赶上;与及:等于说发生关系。
其:语气词,加强反问。知罃的意思是:你并不是为了我而是放我,我凭什么对你感恩?
何以:用什么。
⑾任:担当
不知所报:不知道报答什么。
虽然如此,请你一定要告诉我你的想法。不谷:不善,古代诸侯自称之谦辞。
以:依靠;灵:福。
累臣:知罃自称。
寡君:我的国君。
⑿外臣:外邦之臣。臣子对别国君主称呼本国的臣。
⒀其:将;请:请求。宗:宗庙,古代家族权利很大,可以依据家法杀人。
⒁不获命:没有获得国君允许杀戮的命令,即晋君不准我父亲这样做。
⒂嗣:继承;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
事:指军事。
⒃帅:通“率”。偏师:副帅、副将所属的军队,这里是客气话。脩:治理;封疆:疆界。脩封疆:指保卫边疆。
其:将。下句“其”相同。违:躲避。弗敢违,这里是委婉说法,暗指我将跟你打起来。
⒄竭:尽;致死:献出生命。
臣礼:人臣所应尽的义务。重为之礼而归之,为,在这里有“行”的意思。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春秋時魯國人。左氏,名丘明,一說左丘氏,名明。傳為魯國史官。或謂與孔子同時。孔子曾稱贊他的為人。相傳他據《春秋》紀年集各國史料撰《左氏春秋》(即《左傳》)。又傳《國語》亦為其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