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月日 生肖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燬。
虽则如燬,父母孔迩。
1.遵:循,沿。 汝:汝河,源出河南省。坟(fén):水涯,大堤。
2.条: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
3.君子:此指在外服役或为官的丈夫。
4.惄(nì):饥,一说忧愁。 调(zhōu):又作“輖”,“朝”(鲁诗此处作“朝”字),,早晨。
调饥:早上挨饿,以喻男女欢情未得满足。
5.肄(yì):树砍后再生的小枝。
6.遐(xiá):远。
7.鲂(fáng)鱼:鳊鱼。 赬(chēng):浅红色。
8.毁(huǐ):火,齐人谓火为毁。如火焚一样的颜色。
9.孔:甚。 迩(ěr):近,此指迫近饥寒之境。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