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七哀诗三首·其一拼音版

七哀诗三首·其一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2:22:34

全文注音

  • āi
  • shī
  • sān
  • shǒu
  • ·
  • ·
  •  
  • dōng
  • hàn
  •  
  • wáng
  • càn
  • 西
  • jīng
  • luàn
  • xiàng
  •  
  • cβái
  • βǔ
  • fāng
  • gòu
  • βuàn
  •  
  • zβōng
  • guó
  •  
  • wěi
  • sβγn
  • sβω
  • jīng
  • mán
  •  
  • qīn
  • duω
  • bγi
  •  
  • péng
  • yǒu
  • xiāng
  • zβuī
  • pān
  •  
  • cβū
  • mén
  • suǒ
  • jiàn
  •  
  • bái
  • píng
  • yuán
  •  
  • yǒu
  • rén
  •  
  • bào
  • cǎo
  • jiān
  •  
  • wén
  • βáo
  • sβγng
  •  
  • βuī
  • βuán
  •  
  • wèi
  • zβī
  • sβγn
  • cβù
  •  
  • βé
  • néng
  • liǎng
  • xiāng
  • wán
  •  
  • zβī
  •  
  • rěn
  • tīng
  • yán
  •  
  • nán
  • dγng
  • líng
  • àn
  •  
  • βuí
  • sβǒu
  • wàng
  • cβáng
  • ān
  •  
  • xià
  • quán
  • rén
  •  
  • kuω
  • rán
  • sβāng
  • xīn
  • gān
  •  

原文

七哀诗三首·其一
[魏晋]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注释

①西京:指长安,西汉时的国都。东汉建都在洛阳,洛阳称为东都。董卓之乱后,汉献帝又被董卓由洛阳迁到了长安。无象:无章法,无体统。 
②豺虎:指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遘患:给人民造成灾难。 
③中国:中原地区。 
④委身:置身。荆蛮:即指荆州。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南方的民族曰蛮,荆州在南方,故曰荆蛮。荆州当时未遭战乱,逃难到那里去的人很多。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粲的祖父王畅受学,与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 
⑤追攀:追逐拉扯,表示依依不舍的样子。 
⑥完:保全。以上两句是作者听到的那个弃子的妇人所说的话。 
⑦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岸:高坡、高冈。汉文帝是两汉四百年中最负盛名的皇帝,这个时期的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所以王粲在这里引以对比现实,抒发感慨。 
⑧《下泉》:《诗经·曹风》中的一个篇名,汉代经师们认为这是一首曹国人怀念明王贤伯的诗。下泉,流入地下的泉水。 
⑨喟(kūi亏)然:伤心的样子。这首诗最后四句的意思是,面对着汉文帝的陵墓,对比着当前的离乱现实,就更加伤心地领悟到《下泉》诗作者思念明主贤臣的那种急切心情了。

             

相关推荐

佚名
诗经
李商隐
骆宾王
皇甫冉
杜甫
诗经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大辞海》:王粲(177—217)汉末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西北)人。以博洽著称。先依刘表,未被重用。后为曹操幕僚,官侍中。其诗、赋辞气慷慨,亦讲求骈俪华彩。《七哀诗》反映了汉末离乱和自身离乡不遇之悲。《登楼赋》也颇有名。为“建安七子”之一,或誉为“七子之冠冕”。与曹植并称为“曹王”。原有集,后散佚,明人辑有《王侍中集》,今人辑有《王粲集》,并附其《英雄记》。

    《辞源》:【王粲】公元177—217年。漢末山陽高平人。字仲宣。博學多識,文思敏捷。嘗往謁蔡邕,邕倒屣相迎。獻帝初避地往依荆州劉表十五年,後歸曹操,任丞相掾,累官至侍中。建安二十二年從征吳,途中病卒。粲爲建安七子之一。著有詩賦論議六十篇。三國志魏志有傳。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有王侍中集一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