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
北风兮潦洌,草木兮苍唐。
蛜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
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凄怆。
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
宝彼兮沙砾,捐此兮夜光。
椒瑛兮湟污,葈耳兮充房。
摄衣兮缓带,操我兮墨阳。
升车兮命仆,将驰兮四荒。
下堂兮见虿,出门兮触螽。
巷有兮蚰蜒,邑多兮螳螂。
睹斯兮嫉贼,心为兮切伤。
俯念兮子胥,仰怜兮比干。
投剑兮脱冕,龙屈兮蜿蟤。
潜藏兮山泽,匍匐兮丛攒。
窥见兮溪涧,流水兮沄沄。
鼋鼍兮欣欣,鳣鲇兮延延。
群行兮上下,骈罗兮列陈。
自恨兮无友,特处兮茕茕。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神光兮颎颎,鬼火兮荧荧。
修德兮困控,愁不聊兮遑生。
忧纡兮郁郁,恶所兮写情?
哀岁:即哀叹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远去。
旻(mín):秋天。
玄:阴历九月为玄。
潦洌:凄冷。
苍唐:犹“苍黄”,黄青混杂的颜色,这里用以形容植物开始凋零的状况。
蛜蚗(yī jué):虫名,即寒蝉。噍噍(jiào jiào):象声词,形容鸟虫的鸣叫。
蝍蛆(jí jū):虫名,即蟋蟀。穰穰(ráng ráng):纷乱的样子。
矇蔽:同“蒙蔽”。章:显著,显露。
捐:抛弃。夜光:夜光明珠
瑛:似玉的美石。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料。这里引申为用黑色染,染黑。
葈(xǐ)耳:植物名,又称苍耳。
摄:整理。
墨阳:古代利剑。
四荒:四方荒远的地方。
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蚰蜒(yóu yán):昆虫名,为多足小虫,色灰白兼黄黑,能蜷曲,栖木石下阴湿地,夜多出。
子胥:即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忠臣,直言敢谏,终被吴王夫差逼死。
比干:商末封王的同姓大臣,为封王所迫,剖心面死。
蜿蟤(zhuān):没有伸展的样子。
丛攒:聚集的林木。
沄沄(yún yún):河水转流的样子。
鼋(yuán]):大鳖。鼍(tuó):爬行动物,鳄鱼的一种,俗称“猪婆龙”。
鳣(zhān):鲟鱼的古称。鲇(nián):一种体滑无鳞,身多粘质的鱼,产在淡水中。延延:长的样子。
陶陶:漫长的意思,即“悠悠”。
雨(yù):下,落下。冥冥:昏暗。
颎颎(jiǒng jiǒng):同“炯炯”,光明的样子。
困控:受困受控。《楚辞章句》释为“言无引己也”。
恶(wū):疑问代词。所:何所,怎么,如何。
王逸,东汉著名文学家,《楚辞章句》作者。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人。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参加编修《东观汉纪》,尤擅长文学,所著赋、诔、书、论及杂文21篇,又做《汉诗》123篇,后人将其整理成集,名为《王逸集》,多已亡佚,唯有《楚辞章句》一种完整地流传下来了。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学者所重视。
《大辞海》:王逸东汉文学家。字叔师,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学者所重视。作有赋、诔、书、论等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今多亡佚。为哀悼屈原而作的《九思》,存于《楚辞章句》中。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叔师集》。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东汉学者﹑文学家。字叔师。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安帝元初(114—119)中,举上计吏,为校书郎。顺帝时,为侍中。著《楚辞章句》,《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十二卷。今本十七卷。前十六卷收屈原﹑宋玉﹑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刘向之作,本刘向所辑。第十七卷为逸所作《九叹》,盖逸作注时增入。《后汉书·文苑》本传谓:“其赋﹑诔﹑书﹑论及杂文凡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隋书·经籍志》谓梁有《王逸集》二卷,录一卷,亡。今存文二十一篇,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然严辑王逸文,有《楚辞章句序》及各篇前言,则逸文盖已多亡佚。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中国人名大词典》:东汉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字叔师。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作有赋诔书论等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今多亡佚。为哀悼屈原而作的《九思》,存于《楚辞章句》中。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叔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