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墨者夷之〕信奉墨子学说,名叫夷的人。
〔徐辟〕孟子的学生。
〔直〕《易·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赤子〕《尚书·周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蚋〕(锐)《通俗文》〕“小蚊曰蚋。”主要是蠓科瘿蚊科和摇蚊科的任何种小双翅蝇,其中很多都能够咬人疼痛并且还有某些是人类和各种其它脊椎动物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传播者。又名沙蚊。这里用指为小蚊之意。
〔嘬〕(作)《韩非子·说林下》〕“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体)而食之。”这里用为叮咬之意。
〔颡〕(嗓)《孔子家语·困誓》〕“河目龙颡。
〔泚〕(此)《正字通·水部》〕“泚,汗出貌。”这里用为出汗的样子。
〔櫐〕(雷)《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虆之。
〔梩〕(梨)同“杞”。
〔怃〕《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这里用为怅然失意的样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