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大明拼音版

大明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9 21:53:35

全文注音

  • míng
  • shī
  • jīng
  • míng
  • míng
  • zài
  • xià
  •  
  • zài
  • shàng
  •  
  • tiān
  • nán
  • chγn
  •  
  • wγi
  • wáng
  •  
  • tiān
  • wèi
  • yīn
  • βí
  •  
  • shǐ
  • 使
  • jiā
  • fāng
  •  
  • zhì
  • zhòng
  • shì
  • rγn
  •  
  • yīn
  • shāng
  •  
  • lái
  • jià
  • zhōu
  •  
  • yuē
  • pín
  • jīng
  •  
  • nǎi
  • wáng
  •  
  • wγi
  • βγ
  • zhī
  • xíng
  •  
  • tài
  • rγn
  • yωu
  • shēn
  •  
  • shēng
  • wγn
  • wáng
  •  
  • wγi
  • wγn
  • wáng
  •  
  • xiǎo
  • xīn
  •  
  • zhāo
  • shì
  • shàng
  • βì
  •  
  • huái
  • 怀
  • βuō
  •  
  • juγ
  • βγ
  • huí
  •  
  • shòu
  • fāng
  • guó
  •  
  • tiān
  • jiān
  • zài
  • xià
  •  
  • yωu
  • mìng
  •  
  • wγn
  • wáng
  • chū
  • zǎi
  •  
  • tiān
  • zuò
  • zhī
  •  
  • zài
  • zhī
  • yáng
  •  
  • zài
  • wèi
  • zhī
  •  
  • wγn
  • wáng
  • jiā
  • zhǐ
  •  
  • βà
  • bāng
  • yωu
  •  
  • βà
  • bāng
  • yωu
  •  
  • qiàn
  • tiān
  • zhī
  • mèi
  •  
  • wγn
  • βìng
  • juγ
  • xiáng
  •  
  • qīn
  • yíng
  • wèi
  •  
  • zào
  • zhōu
  • wγi
  • liáng
  •  
  • xiǎn
  • guāng
  •  
  • yωu
  • mìng
  • tiān
  •  
  • mìng
  • wγn
  • wáng
  •  
  • zhōu
  • jīng
  •  
  • zuǎn
  • wγi
  • shēn
  •  
  • zhǎng
  • wγi
  • xíng
  •  
  • βǔ
  • shēng
  • wáng
  •  
  • bǎo
  • yòu
  • mìng
  • ěr
  •  
  • xiè
  • βà
  • shāng
  •  
  • yīn
  • shāng
  • zhī
  •  
  • huì
  • lín
  •  
  • shǐ
  •  
  • wγi
  • hóu
  • xīng
  •  
  • shàng
  • βì
  • lín
  •  
  • èr
  • ěr
  • xīn
  •  
  • yáng
  • yáng
  •  
  • tán
  • chē
  • huáng
  • huáng
  •  
  • yuán
  • bāng
  • bāng
  •  
  • wγi
  • shī
  • shàng
  •  
  • shí
  • wγi
  • yīng
  • yáng
  •  
  • liàng
  • wáng
  •  
  • βà
  • shāng
  •  
  • huì
  • zhāo
  • qīng
  • míng
  •  

原文

大明
[先秦]诗经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天难忱斯,不易维王。
天位殷適,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
来嫁于周,曰嫔于京。
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
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
于周于京,缵女维莘。
长子维行,笃生武王。
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矢于牧野,维予侯兴。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
驷騵彭彭,维师尚父。
时维鹰扬,凉彼武王。
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对照翻译

    明明
  • 〔明明:光采夺目的样子。〕
  • 在下,赫赫
  • 〔赫赫:明亮显著的样子。〕
  • 在上
  • 〔在上:指天上。〕
    皇天伟大,光辉普照人间,荣耀显现在天上。
    天难忱
  • 〔忱:信任。〕
  • 〔斯:句末助词。〕
  • ,不易维王。
    天命无常,难以捉摸又难信,一个国王想做好也实在不容易。
    天位
  • 〔位:同“立”。〕
  • 殷適,使不挟
  • 〔挟:控制占有。〕
  • 四方
  • 〔四方:天下。〕
    天命让嫡子帝辛登上王位,最终却让他失国丢掉尊严。
  • 〔挚:古诸侯国名,故址在今河南汝南一带,任姓。〕
  • 〔仲:指次女。挚仲,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 氏任,自彼殷商。
    太任是挚国任家的女儿,也可以算是来自殷商。
    来嫁于周,曰嫔
  • 〔嫔:妇,指做媳妇。〕
  • 于京。
    她远嫁来到我们周原,在京都成为了王季的新娘。
  • 〔乃:就。〕
  • 〔及:与。〕
  • 王季,维德之行
  • 〔维德之行:犹曰“维德是行”,只做有德行的事情。〕
    正是太任与王季携手,推行德政并提出好主张。
    大任有身
  • 〔有身:有孕。〕
  • ,生此文王。
    太任怀孕即将生下儿郎,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 〔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
    这位英明伟大的君主,为人谦逊恭敬又谨慎。
  • 〔昭:借作“劭”,勤勉。〕
  • 〔事:服事侍奉。〕
  • 上帝,聿
  • 〔聿:犹“乃”,就。〕
  • 怀
  • 〔怀:徕,招来。〕
  • 多福。
    勤勉侍奉上帝不懈怠,为百姓带来无数福祥。
    厥德不回
  • 〔回:邪僻。〕
  • ,以受
  • 〔受:承受享有。〕
  • 方国。
    他的德行光明磊落,因此继承祖业成为国王。
    天监
  • 〔监:明察。〕
  • 在下,有命既集。
    上帝在天上明察人间,将天命集中降于文王身上。
    文王初载
  • 〔初载:初始,指年青时。〕
  • ,天作
  • 〔作:成。〕
  • 之合
  • 〔合:婚配。〕
    就在他还年轻的时候,皇天为他安排了好姻缘。
    在洽
  • 〔洽:水名,源出陕西合阳县,东南流入黄河,现称金水河。〕
  • 之阳
  • 〔阳:河北面。〕
  • ,在渭之涘
  • 〔涘:水边。〕
    文王迎亲到洽水北岸,就在那渭水河岸边。
    文王嘉
  • 〔嘉:美好,高兴。〕
  • 〔止:语末助词。一说止为“礼”,嘉止,即嘉礼,指婚礼。〕
  • ,大邦有子。
    文王筹备婚礼喜气洋洋,殷商有位美丽的姑娘。
    大邦有子,伣
  • 〔伣:如,好比。〕
  • 天之妹
  • 〔天之妹:天上的美女。〕
    殷商这位美丽的女子,容貌宛如天仙般漂亮。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
    卜辞显示婚姻非常吉祥,文王亲自迎娶到渭水旁。
    造舟为梁
  • 〔梁:桥。此指连船为浮桥,以便渡渭水迎亲。〕
  • ,不显其光
  • 〔光:荣光,荣耀。〕
    造船相连搭桥渡河去,婚礼隆重显得无比荣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
    上帝的旨意从天而降,天命降临到周文王身上。
    于周于京,缵
  • 〔缵:续。〕
  • 女维莘
  • 〔莘:国名,在今陕西合阳县一带。姒姓。文王又娶莘国之女,故称太姒。〕
    在周原之地的京都中,又娶来莘国姒家的姑娘。
    长子
  • 〔长子:指伯邑考。〕
  • 维行,笃
  • 〔笃:发语词。释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 生武王。
    虽然长子早早离世,但幸而还有伟大的武王。
    保右
  • 〔保右:即“保佑”。〕
  • 命尔,燮
  • 〔燮:读为“袭”。袭伐,即袭击讨伐。〕
  • 伐大商。
    皇天保佑并命令周武王,前去讨伐攻打那殷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殷商调集了大批军队,军旗密集如同树林一样。
  • 〔矢:同“誓”,誓师。〕
  • 于牧野,维予
  • 〔予:我我们,作者自指周王朝。〕
  • 〔侯:乃才。〕
  • 〔兴:兴盛胜利。〕
    武王牧野誓师鼓舞士气,他说“只有我们最兴旺。
    上帝临
  • 〔临:监临。〕
  • 女,无
  • 〔无:同“勿”。〕
  • 〔贰:同“二”。〕
  • 尔心。
    上帝正在监视你们将士,绝不允许怀有二心妄想!”
    牧野洋洋,檀车
  • 〔檀车:用檀木造的兵车。〕
  • 煌煌。
    牧野地势辽阔无边无际,檀木战车熠熠生辉。
    驷騵
  • 〔驷騵:四匹赤毛白腹的驾辕骏马。〕
  • 彭彭
  • 〔彭彭:强壮有力的样子。〕
  • ,维师
  • 〔师:官名,又称太师。〕
  • 尚父
  • 〔尚父:指姜太公。姜太公,周朝东海人,本姓姜,其先封于吕,因姓吕。名尚,字子牙。年老隐钓于渭水之上,文王访得,载与俱归,立为师,又号太公望,辅佐文王武王灭纣。〕
    驾车的驷马强壮而雄骏,更有太师尚父姜太公。
  • 〔时:是。〕
  • 维鹰扬
  • 〔鹰扬:如雄鹰飞扬,言其奋发勇猛。〕
  • ,凉
  • 〔凉:辅佐。〕
  • 彼武王。
    他就像展翅翱翔的雄鹰,辅佐着伟大的武王。
    肆伐
  • 〔肆伐:意同前文之“燮伐”。〕
  • 大商,会朝
  • 〔会朝:黎明。〕
  • 清明。
    袭击殷商讨伐暴君帝辛,黎明时分天下便恢复清平。

注释

〔明明〕光采夺目的样子。
〔在下〕指人间。
〔赫赫〕明亮显著的样子。
〔在上〕指天上。
〔忱〕信任。
〔斯〕句末助词。
〔维〕犹“为”。
〔位〕同“立”。
〔适〕借作“嫡”,嫡子。殷嫡,指纣王。
〔《史记·殷本纪》“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挟〕控制占有。
〔四方〕天下。
〔挚〕古诸侯国名,故址在今河南汝南一带,任姓。
〔仲〕指次女。挚仲,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自〕来自。挚国之后裔,为殷商的臣子,故说太任“自彼殷商”。
〔嫔〕妇,指做媳妇。
〔京〕周京。周部族后稷十三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自豳迁于岐(今陕西岐山一带),其地名周。其子王季(季历)于此地建都城。
〔乃〕就。
〔及〕与。
〔维德之行〕犹曰“维德是行”,只做有德行的事情。
〔大〕同“太”。
〔有身〕有孕。
〔文王〕姬昌,殷纣时为西伯(西方诸侯),又称西伯昌.为周武王姬发之父,父子共举灭纣大业。
〔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
〔昭〕借作“劭”,勤勉。
〔事〕服事侍奉。
〔聿〕犹“乃”,就。
〔怀〕徕,招来。
〔厥〕犹“其”,他他的。
〔回〕邪僻。
〔受〕承受享有。
〔方〕大。此言文王做了周国国主。
〔监〕明察。
〔在下〕指文王的德业。
〔初载〕初始,指年青时。
〔作〕成。
〔合〕婚配。
〔洽〕水名,源出陕西合阳县,东南流入黄河,现称金水河。
〔阳〕河北面。
〔渭〕水名,黄河最大的支流,源于甘肃渭源县,经陕西,于潼关流入黄河。
〔涘〕水边。
〔嘉〕美好,高兴。
〔止〕语末助词。一说止为“礼”,嘉止,即嘉礼,指婚礼。
〔大邦〕指殷商。
〔子〕未嫁的女子。传说殷商帝乙(纣父)曾将妹妹嫁给了周文王。
〔伣〕如,好比。
〔天之妹〕天上的美女。
〔文〕占卜的文辞。
〔梁〕桥。此指连船为浮桥,以便渡渭水迎亲。
〔不〕通“丕”,大。
〔光〕荣光,荣耀。
〔缵〕续。
〔莘〕国名,在今陕西合阳县一带。姒姓。文王又娶莘国之女,故称太姒。
〔长子〕指伯邑考。
〔行〕离去,指死亡。伯邑考早年为殷纣王杀害。
〔笃〕发语词。释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保右〕即“保佑”。
〔命〕命令。
〔尔〕犹“之”,指武王姬发。
〔燮〕读为“袭”。袭伐,即袭击讨伐。
〔会〕借作“旝”,军旗。其会如林,极言殷商军队之多。
〔矢〕同“誓”,誓师。
〔牧野〕地名,在今河南淇县一带,距商都朝歌七十余里。
〔予〕我我们,作者自指周王朝。
〔侯〕乃才。
〔兴〕兴盛胜利。
〔临〕监临。
〔女〕同“汝”,指周武王率领的将士。
〔无〕同“勿”。
〔贰〕同“二”。
〔檀车〕用檀木造的兵车。
〔驷騵〕四匹赤毛白腹的驾辕骏马。
〔彭彭〕强壮有力的样子。
〔师〕官名,又称太师。
〔尚父〕指姜太公。姜太公,周朝东海人,本姓姜,其先封于吕,因姓吕。名尚,字子牙。年老隐钓于渭水之上,文王访得,载与俱归,立为师,又号太公望,辅佐文王武王灭纣。
〔时〕是。
〔鹰扬〕如雄鹰飞扬,言其奋发勇猛。
〔凉〕辅佐。
〔肆伐〕意同前文之“燮伐”。
〔会朝〕黎明。

相关推荐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