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头六出花飞遍,池水无波冻欲平。
一望玻璃三百顷,好山西北玉为屏。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在位时间:1425~1435年),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他继位守成,延续了明朝开国60年以来的基业;以德治国,迎来了明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仁宣之治”。性格:聪敏仁厚,温和谦恭。黄仁宇点评:在个人讲,朱瞻基不乏对国事的判断能力,在明朝皇帝之中可算难得。与宋朝优柔寡断的君主不同,要是事势需要的话,它既可以极端的强硬,也可能极具决心。谥号:章皇帝,庙号:宣宗,葬于景陵。
《大辞海》:朱瞻基(1399—1435)明代皇帝、书画家。朱元璋曾孙。1425—1435年在位,庙号宣宗。自号长春真人。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之变。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史称“仁宣之治”。雅好翰墨,书法能于圆熟之外见遒劲。尤工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尝作图书赠重臣,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398-1435)明宣宗。仁宗朱高炽长子。洪熙元年(1425)五月嗣位,次年改元宣德,在位十年卒,年三十八,谥章皇帝,葬景陵。曾随祖父永乐帝出征,亦能书画,喜为诗文,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宣宗章皇帝御制文集》四十四卷又《诗集》六卷《乐府》一卷。现存明内府朱丝栏抄本《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据目录,卷一﹑卷二为帝训,卷三为序记,卷四为论说,卷五至卷七为赋,卷八为颂,卷九为箴,卷一〇为铭赞,卷一一为辞操,卷一二为杂著;卷一三至卷四三为诗(近一千五百首),卷四四为乐府词。现实存卷一至卷一二,卷十六至卷十八﹑卷三十二至卷四十四,共二十八卷,内存诗八百十余首﹑词二十五首。又,清文瑞楼有抄本《宣庙御制总集》不分卷。另有宣德元年(1426)内府刊本《历代臣鉴》三十七卷﹑正统十二年(1447)内府刊本《五伦书》六十二卷。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乾集上录其诗四十二首,“小传”谓其“长篇短歌,援笔力就。每试进士,辄自撰程文,曰:‘我不当会元及第耶?’万机之暇,游戏翰墨,点染写生,遂与宣和争胜。”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一上录其诗九首,“诗话”云:“景陵当海宇承平之日,肆意篇章。尝于九年元夕,群臣观灯,各献诗赋,汇成六册,惜今已无存。”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三十三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录其诗三首。清沈辰垣《御选历代诗余》录其词一首。清王昶《明词综》卷一录其词一首。生平见清张廷玉《明史》卷九《宣宗本纪》。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