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月日 生肖
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
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⑴永叔:欧阳修的字。
⑵趁:跟随。常参:宋制,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天参加朝见,称常参官。梅尧臣回乡前官太常博士,得与常参。
⑶旧溪:指家乡宣城。宣城有东西二溪。
⑷五更: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此为第五个时段,即天将明时。千里梦:梦到了千里外的京城。
⑸一城鸡:满城鸡鸣。
⑹往:指梦中赴京华与欧阳修相会。
⑺浮生:人生。这是梅尧臣自嘲的说法,指自己大半生虚度。
⑻山王:山指山涛,王指王戎,均为竹林七贤之一。山涛后官吏部尚书,王戎官司徒、尚书令。
⑼竹禽:即竹鸡,善啼,栖竹林内。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02—1060
宋宣州宣城人,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梅詢從子。初以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仁宗皇祐三年召試,賜進士出身。以學士趙概等十余人薦,授國子監直講,累遷都官員外郎,預修《唐書》。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有《宛陵先生集》、《唐載記》、《毛詩小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