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大辞海》:秦韬玉唐诗人。字中明,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中和初从僖宗至蜀,二年(公元882年)赐进士出身,后依附宦官,官工部侍郎。诗以七律见长,《贫女诗》较有名。原有《投知小录》,已散佚,宋人辑有《秦韬玉诗集》。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唐京兆人,字中明。出身寒素,累舉不第。因其父為左神策軍將,遂出入宦官田令孜之門,交游中貴。又曾為神策軍判官。為芳林十哲。廣明中,隨僖宗入蜀。中和二年,特賜進士及第,編入春榜。四年,官至工部侍郎、判度支,為田令孜十軍司馬。工詩。有《投知小錄》,佚。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生卒年不詳。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陝西西安)人,或云郃陽(今陝西合陽)人。出身寒素,累舉不第。因其父為左軍軍將,遂出入宦官田令孜之門,交游中貴,為“芳林十哲”之一。嘗為神策軍判官。隨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賜進士及第,編入春榜。四年,官至工部侍郎、判度支,為田令孜十軍司馬。生平散見《唐摭言》卷九、《唐語林》卷七、《唐詩紀事》卷六三、《唐才子傳》卷九。“工歌吟,恬和瀏亮。”(《唐才子傳》卷九)有《投知小錄》3卷,已佚。今人李之亮有《秦韜玉詩注》。《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續拾》補1首,斷句2。
《唐诗汇评:》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因其父为左军军将,遂出入宦官田令孜门,交游中贵,为神策军判官。随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四年,官至工部侍郎、判度支,为田令孜十军司马。韬玉工歌吟,有《孜知小录》三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古代作品中的评论》:
《唐摭言:》韬玉有词,亦工长短歌……然慕柏耆为人,至于躁进,驾幸西蜀,为田令孜擢用,未期岁,官至丞郎,判盐铁,特赐及第。
《唐才子传:》韬玉少有同藻,工歌吟,恬和浏亮……每作人必传诵。《贵公子行》云:“阶前莎毯绿未卷,银龟喷香挽不断。乱花织锦柳撚线,妆点池台画屏展。主人功(公)业传闻初,六亲联络驰朝车。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却笑书生把书卷,学得颜回忍饥面。”又潇水出道州九疑山中,湘水出桂林海阳山中,经灵渠,至零陵,与潇水合,谓之“潇湘”,为永州二水也,清泚一色,高秋八九月,才丈馀,浅碧见底,过衡阳,抵长沙,入洞庭。韬玉赋诗云:“女娲罗裙长百尺,搭在湘江作山色。”又云:“岚光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由是大知名,号为绝吧。
《唐音癸签:》秦韬玉,调似李山甫,咏手押“髯”字诗,尤矫痴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