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思归拼音版

思归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2 23:31:12

全文注音

  • guī
  •  
  • jīn
  • cháo
  •  
  • wán
  • yán
  • shú
  • shí
  • wéi
  • βué
  • lωu
  • shēng
  • cháng
  •  
  • βǐ
  • yín
  • cán
  • βìn
  • gāng
  •  
  • βīng
  • mèng
  • rén
  • fēnɡ
  • dωng
  • zhú
  •  
  • cuī
  • chūn
  • βié
  • qiāo
  • chuāng
  •  
  • xīn
  • shī
  • dàn
  • é
  • huáng
  • βiǔ
  •  
  • guī
  • nóng
  • 绿
  • βiāng
  •  
  • yáo
  • xiγnɡ
  • cuì
  • yún
  • tíng
  • xià
  • shuǐ
  •  
  • mγn
  • bēi
  • qīng
  • cγo
  • shuāng
  •  

原文

思归
[金朝]完颜璹

四时惟觉漏声长,几度吟残蜡烬釭。
惊梦故人风动竹,催春羯鼓雨敲窗。
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思浓如鸭绿江。
遥想翠云亭下水,满陂青草鹭鸶双。

相关推荐

苏金伞
白居易
唐寅
杜甫
王安石
杜甫

完颜璹

  完颜璹(1172-1232)本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瑜,号樗轩老人。金世宗孙,越王完颜永功长子。「天资雅重,薄于世味」(《中州集》卷五),累封密国公。天兴元年(1232)蒙古军攻金者汴梁,围城中以疾卒,年六十一。《金史》卷八五附传永功。璹博学有俊才,喜为诗。平生诗文甚多,自删其诗存三百首,乐府一百首,号《如庵小稿》诗词赖《中州集》以传。周泳先《唐宋金元词钩沉》辑为《如庵小稿》一卷,凡九首。元好问推为「百年以来,宗室中第一流人也」(《中州集》卷五)。多写随缘忘机、萧散淡泊意绪。况周颐称其「姜史、辛刘两派,兼而有之」(《惠风词话》卷三)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172——1232)女真族,本名寿孙,金世宗赐名仲实,一字子瑜,自号樗轩居士,金世宗孙。大定二十七年(1187),加奉国上将军,贞祐中,封胙国公,正大初,进封密国公。幼有俊才,能诗工书。金室南迁之后,防忌同宗,璹以开府仪同三司奉朝请,家居止以讲诵吟咏为乐,与文士赵秉文﹑杨云翼﹑元好问等交善,相互唱和。当金室南迁之时,诸王宗室颠沛奔走,璹则尽载法书名画,一帙不遗。居汴中,客至,贫不能具酒肴,蔬饭共食,焚香煮茗,尽出藏书,谈大定﹑明昌以来故事,有时终日不听客去,乐而不厌。诗笔圆美纯熟,含蓄蕴藉处有唐人远意,元好问称其为“百年以来宗室中第一流人也。”(《中州集》卷五)曾读《资治通鉴》三十馀过,知历代成败得失,又曾为诗人刘从益集作后序。《金诗选》于其《题晋卿王晖宝绘》一诗有评曰:“密国律诗力求生新,反入浅俗”,“不脱尔时习气。此首富丽精切,乃是王孙风雅本色。”(卷二)平生诗文甚多,晚年自刊其诗三百馀首词一百馀首,号《如庵小稿》,《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著录为六卷,不传,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六有《如庵诗文叙》。《中州集》卷五收其诗四十一首,《全金诗》卷首增补二首。《金文最》卷八二收其文二篇,《中州乐府》录其词七首,《全金元词》增补一首。生平事迹见《金史》卷八五﹑《中州集》卷五﹑《归潜志》卷一。(查洪德)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中国文学大辞典》:金代文学家。字仲实,一字子瑜,金世宗之孙,越王完颜永功之长子。原名完颜寿孙,金世宗赐名为完颜璹。大定二十七年(1187),加奉国上将军,贞祐中,封胙国公;正大初,进封密国公。完颜璹奉朝请40年,每日以讲诵吟咏为事,明昌以来,诸王法禁严,诸公子都不得与外间交通,他得以终日致力于诗书。越王卒后,他稍得出游,与文士赵秉文、杨云翼、雷渊、元好问、李汾、王郁交善。金宣宗南迁,诸王宗室颠沛奔走,他则尽载自家法书名画,一帙不遗,居汴中。客至,贫不能具酒肴,蔬饭共食,焚香煮茗,尽出藏书,谈大定、明昌以来故事,有时终日不听客去,乐而不厌。天兴初,因病卒,享年61岁,完颜璹资质简重,好贤乐善,博学有俊才。元好问称他:“百年以来,宗室中第一流人也。”(《中州集》卷5)他喜作诗,文笔委曲能道所欲言,工真草书法。平生诗文很多,曾自删其诗,仅存300首,乐府100首,因所居有樗轩,又有如庵,故自号“樗轩老人”,诗集名为《如庵小稿》,今未见传本。《中州集》卷5今存有其诗41首,《全金诗》在此41首之外,又另补2首。《全金元词》录有其词9首;《金文最》收入他写的2篇碑文。作者:段海蓉。出自:马良春,李福田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76页。。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