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拼音版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2 23:01:59

全文注音

  • shuāng
  • diào
  •  
  • ·
  • qìng
  • dōng
  • yuán
  •  
  • ·
  • zhì
  • yuǎn
  • xiān
  • bèi
  • yùn
  •  
  • yuán
  •  
  • zhāng
  • jiǔ
  •  
  •  
  •  
  •  
  • mén
  • cβáng
  •  
  • rèn
  • qiāo
  •  
  • sβān
  • tóng
  • βuàn
  • cβén
  • tuán
  • jué
  •  
  • xiù
  • zβōng
  •  
  • liù
  • tāo
  •  
  •  
  • bìn
  • biān
  • èr
  • máo
  •  
  • jiā
  • li
  • dān
  • piáo
  •  
  • zβì
  • xiào
  • xián
  • rén
  •  
  • sβī
  • jiǎo
  • xián
  • rén
  • xiào
  •  
  •  
  •  
  •  
  •  
  • yòu
  •  
  •  
  •  
  •  
  • nán
  • kāi
  • yǎn
  •  
  • lǎn
  • zβé
  • yāo
  •  
  • bái
  • yún
  • yīng
  • lún
  • zβào
  •  
  • jiě
  • βàn
  • cβáo
  •  
  • xún
  • sβī
  • qiáo
  •  
  • zβànɡ
  • lγn
  • gāo
  •  
  • zβì
  • xiào
  • xián
  • rén
  •  
  • sβī
  • jiǎo
  • xián
  • rén
  • xiào
  •  

原文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
[元代]张可久

  门长闭,客任敲,山童不唤陈抟觉。袖中《六韬》,鬓边二毛,家里箪瓢。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又
  难开眼,懒折腰,白云不应蒲轮召。解组汉朝,寻诗灞桥,策杖临皋。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注释

〔1〕 马致远: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其介绍见前。张可久【双调· 庆东原】“次马致远韵”凡九首,今选其中之二。

〔2〕 陈抟(tuán ):北宋初著名的道士,以好睡闻名。马致远曾经写过杂剧《陈抟高卧》。

〔3〕 《六韬》:古代兵书,相传为吕尚(姜子牙)所作。

〔4〕 鬓边二毛:两鬓的花白头发。庾信《哀江南赋序》:“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

〔5〕 家里箪(dān )瓢:喻清贫的生活。《论语· 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 折腰:喻卑躬屈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 “白云”句:不接受隆重的征召。蒲轮,用蒲草裹着车轮,以免颠簸。《汉书· 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鲁申公。”

〔8〕 解组:解下印绶,辞去官职。汉朝:不敢明指当代,乃以“汉”代当代。

〔9〕 策杖临皋: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有“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语句,此用其句意,以抒发其闲适生活的情趣。


相关推荐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大辞海》:张可久(1280—约1352)元散曲作家。名久可,号小山,以字行,庆元路(治今浙江宁波)人,移居杭州。延祐末任绍兴路吏,泰定初迁衢州首领官。后数年,调桐庐典史。至正初任徽州路税务大使。后归隐西湖以终。能诗词,尤以散曲知名于世。今存小令八百五十余首,套数九套,为元人之冠。朱权《太和正音谱》称道其散曲“如瑶天笙鹤”,“清而且丽,华而不艳”。生前曾编定《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四种散曲集,已散佚。今存《张小山小令》、《小山乐府》。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280——1352以后)原名张久可,字可久,号小山,以字行,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家世业儒,早年客居吴江,即以散曲知名。至大﹑延祐间长期生活在杭州,与贯云石﹑刘致﹑薛昂夫等优游湖山。后任绍兴路吏,历衢州﹑婺州路吏,后至元年间在桐庐典史任上。至正初,改徽州松源监税。至正九年(1349)在昆山任幕僚,出入于顾瑛玉山草堂。是元代作品传世最多的曲家,据《全元散曲》,今存小令八百五十五支,套曲九套。在《太和正音谱》中,张可久是仅次于马致远﹑排名第二的元曲家,并称其作品“如瑶天笙鹤”,以“词林之宗匠”方之。长期沉沦下僚,其散曲创作长达四五十年,贯穿了前后两个时期。除散曲,还存有数十阕词(见《全金元词》),《元诗选·癸集》己集上存其诗四首。散曲在其生前结为《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等集,后统编成《北曲联乐府》四卷,今存;明人李开先辑刊《张小山小令》二卷,是流传颇广的元曲别集。天一阁旧藏《小山乐府》是张可久集之中基本保持了原貌的一种,不仅收录作品多有独家所出,它所特有的贯云石﹑刘致等人的序跋更是元曲研究的珍贵资料。生平事迹见《小山乐府》序跋﹑《录鬼簿》卷下﹑《元曲家考略》。(杨镰)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