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潜拼音版

潜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9 21:50:58

全文注音

  • qián
  • shī
  • jīng
  • βγ
  •  
  • βián
  • yǒu
  • duō
  •  
  • yǒu
  • zhān
  • yǒu
  • wěi
  •  
  • tiáo
  • cháng
  • 鲿
  • yǎn
  •  
  • xiǎng
  •  
  • jiè
  • jǐng
  •  

原文


[先秦]诗经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有鳣有鲔,鲦鲿鰋鲤。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对照翻译

    猗与
  • 〔猗与:赞美之词。〕
  • 漆沮
  • 〔漆沮:两条河流名,均在今陕西省。〕
  • ,潜
  • 〔潜:放在水中供鱼栖止的柴堆。〕
  • 有多鱼。
    漆水和沮水风景优美,里面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
    有鳣
  • 〔鳣:大鲤鱼。〕
  • 有鲔
  • 〔鲔:鲟鱼。〕
  • ,鲦
  • 〔鲦:白条鱼。〕
  • 鲿
  • 〔鲿:黄颊鱼。〕
  • 〔鰋:鲇鱼。〕
  • 鲤。
    鳣鱼和鲔鱼数不胜数,鲦鲿鰋鲤也在水波中成群游动。
    以享以祀,以介
  • 〔介:助。〕
  • 〔景:大。〕
  • 福。
    捕捞上新鲜的鱼儿用来恭敬地祭祀,希望祖先能赐予福气绵延不断。

注释

〔猗与〕赞美之词。
〔漆沮〕两条河流名,均在今陕西省。
〔潜〕放在水中供鱼栖止的柴堆。
〔鳣〕大鲤鱼。
〔鲔〕鲟鱼。
〔鲦〕白条鱼。
〔鲿〕黄颊鱼。
〔鰋〕鲇鱼。
〔介〕助。
〔景〕大。

相关推荐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