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矙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段干木〕人名,战国初期魏文侯时的贤者。
〔泄柳〕人名,鲁穆公时人。
〔内〕(纳)《礼记·月令》“无不务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赵不内。”《史记·项羽本纪》“欲止不内。”《说文》“内,入也。自外而入也。”这里用为接纳之意。
〔阳货〕又称阳虎,季氏的家臣。季氏曾几代掌握了鲁国的朝政,而此时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后来他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了季桓子,失败后逃往晋国。
〔矙〕(看)同“瞰”。
《孟子·离娄下》“王使人矙夫子。”《文选·班固·东都赋》“瞰四裔而抗棱。”《文选·张衡·东京赋》“左瞰暘谷。”《广雅·释诂一》“瞰,视也。这里用为探看之意。
〔畦〕(齐)《庄子》“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史记·货殖列传》“千畦姜韭。”《说文》“畦,田五十亩曰畦。”菜圃间划分的行列。这里是当动词用。
〔赧〕(览)柳宗元《乞巧文》“大赧而归,填恨低首。”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这里用为形容词,因羞惭而脸红之意。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